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党史党建 正文
投稿

王长艳:守纪律讲规矩做合格共产党员

2016-09-20 10:35:05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守纪律讲规矩做合格共产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新形势下,强调守纪律、讲规矩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优良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指明了方向。

  守纪律、讲规矩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革命传统

  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始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生命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大法宝就是有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宝贵财富。

  在党的历史上,建党之初就高度重视政治纪律、政治规定。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首次规定了党的纪律。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单列“纪律”一章,共9条。但是广大党员和红军战士都知道的,应该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开始。三大纪律即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即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强买强卖;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优良传统和行动准则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于加强军队建设,密切军民关系,夺取革命战争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更加注重守纪律,讲规矩。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指挥所,这是一个严纪律、立规矩的地方。1949年3月,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时,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确定了“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不拍掌,不以人名做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党“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这些做法,对我们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并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有着重大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执政条件下的严峻考验和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加强自身纪律和规矩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党的十三大以来,党的纪律科学性、系统性和权威性逐步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守纪律、讲规矩,中央制定八项规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发布六项禁令。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八项规定”与“六曰”一脉相承,是我党在新时期的庄严承诺。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既推动了全党讲纪律、守规矩,也促进了党的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守纪律、讲规矩,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论述了规矩的内涵: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守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必须遵守的规矩。

  相应地,守纪律,讲规矩,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要遵守党章。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对照《党章》中关于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切实承担起党员的责任。第二要遵守国家法律。我国已形成由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都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员干部要努力提升法治素养,培养和运用法治思维,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第三要遵守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按照党的性质、宗旨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斗争和工作的需要而确定的各种规章和制度的总和,涉及到党内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保密纪律等。最根本、最核心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员干部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遵守组织纪律,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遵守工作纪律,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遵守生活纪律,廉洁自律,严守底线。第四要遵守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如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其他的优良传统如:重视学习;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这些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党员和干部要自觉遵守并长期坚持。

  守纪律讲规矩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革命传统,所有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遵守各种规矩,遵守各种纪律,清除“四风”,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真正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