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正文
投稿

赤胆忠心铸英魂 ——记民主革命时期永登籍的三名共产党员

2016-09-06 14:56:41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赤胆忠心铸英魂

  ——记民主革命时期永登籍的三名共产党员

  1

  马元俊:转战南北立下赫赫战功

  马元俊,原名马元凌、马国栋,1911年10月出生于永登县窑街区鳌塔乡菜子山村。他的幼年家中贫寒,1929年大旱,菜子山颗粒无收,他由于生活所迫,去了西北军当兵。后来,所属部队被国民党改编为第二十六路军,开往江西进攻红军。

  1931年9月,马元俊被红军俘虏后加入了红军。在红军中担任通讯员、电话员,参加了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后随红军长征。1935年1月,马元俊经袁连化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战时期,马元俊所在部队改编为八路军115师,开赴抗日前线,投入平型关战役。此后,马元俊随部队转战晋、冀、鲁等省,作战英勇,先后任班长、副排长、通讯副连长、连长,1942年入山东抗大一分校学习,毕业后任山东军区特务团连长、兖济县大队副大队长等职。

  解放战争中,马元俊先后任人民解放军鲁南15团营长,鲁南21团副团长,参加了淮海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斗。上海解放后,担任了上海铁路局警备3团副团长。

  建国后,马元俊转业到铁道部门,先后任上海铁路局防空指挥部参谋处处长、铁道部西南设计分局一总队总队长、铁道部第二设计院总队长、铁道部成都桥水学校副校长、成都铁路局成昆线副所长、成都铁路局第二工程处副处长、青藏铁路工程局工会主席、西北铁路工程局工会生产部长、西北铁路局咸阳干部学校工会主席等职,为发展我国铁路事业做出了贡献。

  1972在2月12日,马元俊病逝,终年62岁。

  2

  华振邦:策动起义中做出重大贡献

  幼年孤贫的华振邦,投身旧军旅在国民党军阀部队中沉浮,但富有正义感和反抗精神在黑暗中挣扎,逐渐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策动孙伯泉的起义中有重大贡献。

  1907年1月25日,华振邦出生在永登县红城区第八乡嘉善村。少年时期,父母双亡,将仅有的三亩地当卖一光,以出卖劳动力为生,替人放羊为生。1925年9月,他在为地主徐立太放羊出圈时睡着了,羊乱跑啃坏了庄稼,被当地人把羊扣下,他感到无法交代,就跑到兰州,在庙滩子的元盛店当杂工。

  1926年4月,华振邦投身军旅,在西北军当列兵,曾参与追剿马仲英的战斗。1929年5月调至开封、晋城等地,在国民党军第二方面军吉鸿昌11师任班长和排长,在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中负伤,伤愈后任新兵3师4团9连连长。

  1931年1月,华振邦到西安西北行营杨虎城部特务营任班长。7月,至平凉参加新编13师4团9连任连长,因参战有功,升8连司务长。1932年2月新编13师师长陈珪璋在兰州遇害,部队瓦解,遂同李映川率部百余人至宁县,由友人毛定原介绍与骆华部合作,又至庆阳投到蒋云台部。5月,蒋云台率部攻打西峰失利后,退到固原被缴械。

  华振邦正徘徊时,在平凉遇见高嵩山(共产党员,解放后曾任庆阳专署副专员)、张晓芳等。他们组成了西北义勇军,高嵩山任指挥,华振邦为副指挥,张晓芳为参谋长,陆续发展到1000多人,不久他们又率部到陇西投鲁大昌新编14师补充旅1团,华振邦任团副兼2营营长。1933年2月,移往西和,任补充团副。7月,调任旅部副官。1936年5月,到西和县,被委任为县壮丁大队长及县政府委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偶遇旧友孙伯泉,孙伯泉时任国民党165师494旅988团团长,就介绍他到定边任该团副官。1938年9月,调韩城任国民党986团9连连长,复遇毛定原,毛定原是延安抗大学生,介绍他与共产党人白坚、甘渭汉、杨雨亭、马锡五等相识,经数次交谈,对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

  1940年4月,华振邦调郃阳165师师部任附员,对国民党军队实行月支半薪极为反感。1943年9月到陇右师管区1团2连任连长,曾到临夏、洮沙等地接兵,见所接新兵均系贫苦农民家庭,生活十分悲惨,对国民党政府更为不满。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下令全国整军,杂牌部队多被解散,师管区、团亦取消,将他送到宝鸡中训团21军官总队受训。

  1947年6月,华振邦调甘肃省保安4团10中队任连长,这时认识了共产党员肖焕章(解放后曾任兰州军分区副司令员),经过交谈肖见华对国民党反感,对共产党有所认识,就介绍他参加了地下党工作,并介绍钱平(解放后曾任西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迎华(临洮人)、王效忠(解放后曾任临夏自治州农牧局副局长)等地下党员到这里工作。为了工作便利,他将钱平介绍到保安1团1营任副官。

  1948年9月9日,华振邦在后五泉由钱平介绍,经陇右工委委员牙含章(解放后曾任临夏专署专员、中央民族研究所所长)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任保安三团二营副营长,修皋兰山防御工事。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了解放大西北的战役,国民党甘肃省政府有迁岷县转武都的计划。牙含章指示华振邦去岷县,一方面利用旧关系乘机策动岷县县长孙伯泉起义,另一方面与甘南民变领袖王仲甲联络。经与省保安司令部联系,任命华振邦为岷县自卫大队长。华振邦于4月到达岷县,石迎华亦随同前往,不料被岷县土豪丁宗南、杨贵卿、严明、特务郭明武所拒绝,于是孙伯泉电请任华振邦为县政府军事科科长。

  华振邦积极与王仲甲接触,一次派石迎华借口下乡接兵,在小西乡绿叶河与王仲甲接头时,不慎被发现。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孙阳升派保安二团团长郑兆祺率兵搜捕,石迎华中弹牺牲,王仲甲逃跑(后亦被捕),华振邦也被怀疑监视,幸赖孙伯泉百般庇护才未遭逮捕。

  这时,人民解放军已大举进入甘肃,国民党政府派师管区司令周祥初(解放后曾任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为陇南行政督导团团长来岷县,周祥初有起义的打算,孙阳升、郑兆祺逃跑,孙伯泉继任专员,华振邦即从事联络孙伯泉及各部队起义工作。9月,周祥初、孙伯泉等率部一万余人举行起义,任华振邦为军部特务营营长。

  解放后,华振邦曾任兰州市房地产管理局副局长、兰州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处副主任等职。1976年7月2日,因病去世,终年70岁。

  3

  张振声:从事地下工作壮烈捐躯

  张振声是永登籍的地下共产党员之一。虽然他的主要活动不在永登,但却如慧星般闪烁在永登大地上,为永登的红色历史增加了光辉。

  1926年1月,张振声出生于甘肃省永登县城关北街。张振声乳名三喜,父张成仁,母张廷珍,有弟兄四人、一个妹妹。幼年时,就读于永登青云学校。

  1945年7月毕业后,张振声随同乡陈玉贵、吴中麟去兰投考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考上后于9月去乌鲁木齐中央警官学校第三分校预科入学,入学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月,中央警官学校第三分校与西安中央学校第一分校合并,在兰州桥门街成立中央警官学校第一分校,张振声转至这里继续学习。这个学校实际上是军统局的兰州训练班。

  到兰州后,张振声积极为党活动,和同学等经常在白塔山他表哥王维家中秘密接洽,从事地下工作。在回永登时,他曾企图通过其兄家购买枪枝为武装暴动作准备。张振声与兰州市侦辑队特务齐积喜(解放后镇压)是同学。与齐一起时,张振声在玻璃板上书写“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字样被发现,随后即有特务对他进行监视。

  1948年1月,中央警官学校一分校第二十期毕业。这时,适逢一分校中队长肖皓亭调省保安司令部任团长。张振声即通过肖皓亭的关系调为该团任中尉排长,旋即派往静宁县接兵,有两个特务暗随。到了静宁县,张振声被关押于国民党县政府看守所,被带上脚镣。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振声在牢房内看到同乡、国民党119军207师通讯所技术员袁文秀正在院子安装电线,通过看守把袁文秀喊到跟前,简单告诉了被捕经过。袁文秀即给家写信,说张振声“因共党嫌疑之事被捕,不日押解进省”。3月,张振声被207师特务连的3个人押解到兰州国民党西北长官公署,被关押在广武路121号第二处军统局所属的秘密小监狱,同狱50多人。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继扶眉战役和陇东战役取得胜利之后,向兰州挺进,国民党大势已去,西北长官公署第二处在8月10日晚将小监狱关押的高昆山等21人仓促处死。将剩余的30余人用“黑老虎”(专门捕人的汽车)拉向西去,至张掖县西门外约七里处的贺家庄子(现新屯城二闸村二社低沟湾),关押在地主贺福林家。

  8月19日夜,第二处的特务带着一些当地地主武装将张振声等17人,用布蒙上眼睛,塞上嘴,捆住双手,用绳子勒死于庄外100多米处,并草草掩埋。张振声牺牲时年仅24岁。

  1949年10月初,酒泉国民党2处的1名人员奉解放军令,回到张掖,到贺家庄子找出17位烈士尸体,由张掖县临时人民政府负责收殓,用白布缠身,装入柏木棺材,葬于其牺牲地之北约30米处。以后每年清明节都组织干部、学生扫墓,并由永登县人民政府上报省人民政府民政厅追认张振声为革命烈士。1984年10月,由永登县委县政府迁葬于永登县城关青龙山,后移到永登县烈士陵园。

  记者 颜晨 (本文资料由永登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火泽东提供)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