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费家山上料敌如神——毛主席在武山的故事
费家山毛泽东旧居
费家山的堡子
费家山,武山县内的一个小山村。这样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如今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遗址,吸引了各地游客纷纷前来参观、凭吊。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
原来,1935年9月26日,红一方面军前往通渭县榜罗镇,强渡渭河后夜宿武山县费家山。因毛泽东在村民费孝忠家住过,自此费家山一夜成名,毛泽东上费家山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毛主席真是料敌如神
时间回到1935年9月,红军长征经过甘肃。20日,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到达哈达铺,部队整修后改编为陕甘支队。9月23日,红军从哈达铺出发,24日晨,主力红军离开驻地岷县闾井昼夜兼程转向西北方向,一天后进入武山。后经付家门、丁家门,跨过榜沙河进驻到渭河南岸的鸳鸯镇。26日拂晓,红军开始分3路渡河。为掩护中路红军主力渡河北进,左右两路红军分别佯攻陇西和武山县城。当时,渡口处地势开阔,水流平缓,水深只有一米左右,红军战士卷起裤腿,很快就渡过了渭河。就这样,红军巧妙地突破了敌军精心布置的渭河封锁线。
红军渡过渭河后从容不迫地爬上渭北山区。毛泽东、彭德怀及其他中央首长也随部队来到费家山腰。就在这时,突然远方响起急促的枪炮声。陇西、武山守敌闻讯追来,从东西方向夹击红军。顿时,司令部发出集合号令,气氛紧张起来。毛主席看了看远方,又仔细听着远处传来的枪声。在急骤的枪炮声中,可以听出哪是步枪、机枪声,哪是手榴弹、迫击炮弹的爆炸声。毛主席十分镇静,仿佛登临一个风景点,正在欣赏周围的山山水水。过了一会儿,彭德怀同志走了过去,问道:“主席,你看怎么样?”毛主席笑笑说:“我看不是敌人的主力,随便派两个连出去,放几枪,吓吓他们,他们不敢怎么样的。”果然,不出毛主席所料,红军的小部队才放几枪,敌人的枪炮声顿时停住了,两翼刚才“噼噼啪啪”打得正起劲的声音,几乎同时哑了。
费家山住过大人物
费家山村位于渭河北岸的费家山顶,海拔2000余米,距南面山下的鸳鸯镇15里。在村口的平地上,我们看到了当年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院子。
这是一座普通的农家院落,并不宽敞的院子里,三面房屋是新盖的砖瓦房,正对大门的一所老旧的土坯房就是当年毛泽东住宿过的旧居。经过多年的雨水冲刷,房顶上长起了毛茸茸的狗尾巴草,瓦片上长满的绿苔显示着这座房屋的历史。
走进屋内,房屋四周摆放着长桌、八仙桌、面柜等家具,看起来跟普通的农户家毫无二致。房主费孝忠的孙子、现任村党支部书记费夫平介绍说:“听爷爷说,当年红军部队长征走到费家山、水家沟一带过夜,当时村子里只有二三十户人家,毛主席到我们家住了一夜。这张八仙桌和木盘就是他当年用来办公的。”
费夫平回忆,小时候,奶奶经常会给他讲这段故事。当年红军上费家山村之前,村民们远远就听到山下传来枪声,以为是土匪来了,纷纷逃到山上的大堡子里躲了起来。当时奶奶没来得及跑,红军就已经到家里了。一个红军对她说,老人家你不要怕,我们是老百姓的队伍,不抢穷苦老百姓。你给我们烧点热水喝。当时国民党的军队非常凶恶,老百姓见到军队就躲。尽管红军这样说,可是奶奶还是害怕,烧完费家山村位于渭河北岸的费家山顶,海拔2000余米,距南面山下的鸳鸯镇15里。在村口的平地上,我们看到了当年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院子。
这是一座普通的农家院落,并不宽敞的院子里,三面房屋是新盖的砖瓦房,正对大门的一所老旧的土坯房就是当年毛泽东住宿过的旧居。经过多年的雨水冲刷,房顶上长起了毛茸茸的狗尾巴草,瓦片上长满的绿苔显示着这座房屋的历史。
走进屋内,房屋四周摆放着长桌、八仙桌、面柜等家具,看起来跟普通的农户家毫无二致。房主费孝忠的孙子、现任村党支部书记费夫平介绍说:“听爷爷说,当年红军部队长征走到费家山、水家沟一带过夜,当时村子里只有二三十户人家,毛主席到我们家住了一夜。这张八仙桌和木盘就是他当年用来办公的。”
费夫平回忆,小时候,奶奶经常会给他讲这段故事。当年红军上费家山村之前,村民们远远就听到山下传来枪声,以为是土匪来了,纷纷逃到山上的大堡子里躲了起来。当时奶奶没来得及跑,红军就已经到家里了。一个红军对她说,老人家你不要怕,我们是老百姓的队伍,不抢穷苦老百姓。你给我们烧点热水喝。当时国民党的军队非常凶恶,老百姓见到军队就躲。尽管红军这样说,可是奶奶还是害怕,烧完水她就借口说上厕所跑到堡子去了。他们在村子对面堡山藏着,看到他家门口有军人站岗。当时,已是深秋时节。虽然夜间天气寒凉,但红军战士宁肯生着火露天宿营,也不愿进入民房居住打扰村民。借用村民的东西,临走时都一件不差归还了。等他们回到家的时候,毛主席和红军战士都已经走了。家里除了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之外,东西一样没有少,和以前一模一样。
后来,经过研究红军历史的专家考证,费夫平家的房子住着的人就是毛主席。于是费家将房子保护了起来,当年的样子至今都没做改变,这所房子成了当地纪念长征的重要场所。
红色遗址成了武山名片
在费家山这个北方大地上极为普通的小村庄里,至今我们仿佛依稀还能见到一个光辉的身影,一个亲切的身影,一个领导着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伟大的身影。
由于毛泽东主席曾经在此居住过,费家山又是红军去榜罗镇的最后一站,每年都会有大批游客来参观毛泽东旧居。费夫平说,经常有人徒步来费家山,参观完毛泽东曾居住过的旧居之后,再徒步去榜罗镇。几年前,一个骑自行车走长征路的人来到费家山,宣传长征精神,恰巧县委书记下乡碰到,非常感动,专门请这个人给镇上的干部讲了一次党史课,干部们受益匪浅。
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数十年岁月,如今,费家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上山时采访车沿着水泥路一直开到了费家山村里,村民们说要是以前,你们可不敢开车上来,因为原来是黄土路,坡陡弯大,经常发生事故。现在硬化成了水泥路,一些村民买了小汽车,上下山方便了很多。
记者在费家山采访时,遇到几位参观者,他们都是慕名而来的。九零后青年徐国锋带着母亲,专程从兰州赶来,就是想看看毛主席当年住过的地方。他说:“今年我刚毕业,工作分配到天水机电职业学校。听说武山县有很多红军长征遗迹,我就提前从兰州出发,参观完红色遗址再去报到。我们在武山一下高速公路就看到有毛泽东旧居指示牌,所以直接开车上山来了。”
红军长征经过武山,让武山成了一片红色的热土,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党史资源。武山县正在做活、做好红色文化旅游线路这篇文章,把武山重要的、有影响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红色旅游发展优势,在县内打造出马力——鸳鸯、温泉——洛门两条经典旅游线路,不断深入挖掘红色旅游线路上的各种红色经典,结合武山特色文化开发红色旅游纪念品,并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红色特点的农家乐及相关项目,全县形成点线面相得益彰的红色旅游新格局。。
长征带给武山的是大量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武山的红色文化种类多、渊源清晰、时间连续,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革命历史的重要地方坐标;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直至执政的历史上有深刻的印记;其珍贵的红色文化历史,在天水乃至甘肃都是独一无二的。红色文化已经成了武山县的名片。
记者 彭维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