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不少游客依然抱怨,觉得人太多,觉得在洞窟的时间太短……
这正是一个“两难”。谁都想宽宽畅畅地观赏莫高窟容颜,可时间就那么多,洞窟就那么大,人又总是扎堆,的确很难让每个人都称心如意。
但敦煌研究院还是竭力想让每个来莫高窟的人再满足一点。比如,建设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藏经洞陈列馆、院史陈列馆,合理分散游客流量,补充游客参观石窟的不足,增加游客对敦煌文化艺术体验的丰度。比如,分淡季、旺季制定不同票价,同时合理编排多条参观路线,专门研究具有针对性的游客承载量与游客管理模式。比如,应对7月、8月高峰期及“十一”黄金周,推出应急措施。比如在高温天气搭建凉棚、进行喷雾。比如,开设老人快速通道……
“我们不会将游客拒之门外,我们要做负责任的文化人。”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传承,而传承就需要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热爱莫高窟,加强管理,改善服务,就是既对洞窟负责,也对游客负责。
“截至目前,‘数字+实体’‘预约+实名’的模式是保护利用结合的最佳模式。”王旭东告诉记者,它首次将现代球幕技术与洞窟壁画保护完美结合,既减少了游客在洞窟的滞留时间,又提升了游客参观丰富度和品质,达到了文物保护、游客承载量和游客文化体验提升的多赢效果。
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自数字展示中心开放以来,所有洞窟的各项指标都在警戒线以下,而90%的游客认为数字展示中心给人以“震撼”的体验效果,也非常认同先数字体验再实体洞窟且须预约的参观模式。
平衡界点
保护,还是开放?一直以来似乎是一场非黑即白的博弈。敦煌研究院希望保持日游客承载量6000人次,将洞窟引起病害的各项指标控制在安全值以内;游客期望莫高窟“尽情敞开”,当地政府更是希望莫高窟成为“揽金高手”,成为GDP不断提升的高速引擎。
“这确实是个矛盾。”王旭东告诉记者,尽管莫高窟希望游客能理性、错峰前来,但景点的淡、旺季几乎是世界性的难题,形成因素太过复杂,敦煌研究院可控的因素太少,能做的就是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创新符合市场需求的开放模式,或不断研究将游客承载量从3000人次提高至6000人次再提至更高。
但实际上,真正的平衡界点,或许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理念与意识上的平衡、一致与统一。
想想看,如果没有莫高窟,或莫高窟日益衰败,游客看什么?想保护的人、想开放的人,不都是奔着莫高窟吗?
从这一点来看,保护与开放其实并不矛盾,只是视角不同。
为达成一致的“平衡界点”,做出努力和贡献的不应该仅仅只是敦煌研究院,而是每一个人。
敦煌研究院自不必说,加固好每一个洞窟、保护好每一尊塑像、修复好每一寸壁画之外,还要与时俱进,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让游客了解更多莫高窟创建的自然、历史、文化背景,更清楚地欣赏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艺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参观体验品质;同时,有效缓解洞窟压力,提升莫高窟游客接待量,切实缓解莫高窟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这一点,敦煌研究院从未懈怠。游客呢,则需要对莫高窟再多一些爱心与包容,比如理解每日最大游客承载量6000人次以及每组参观人数少于30人、每次参观时间4分钟等规定,比如接受“预约+实名+数字+实体”的参观模式,比如尽力“错峰”旅游等。尽管没有丰碑,但在莫高窟的保护史上大家都应该用心“刻”下自己的名字。
因为,我们都不愿看到,在全球濒临消失的美景榜上,莫高窟榜上有名;我们只是希望,莫高窟能以更加立体、直观的多样形式,继续绽放无与伦比的魅力;我们更加希望,如“飞天”一样存在的莫高窟可以继续屹立,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幸欣赏她永恒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