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正文
投稿

兰州整治公共停车场五大问题并下发了整改责任清单

2016-09-12 08:28:09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刘姗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主城区道路交通管理专项行动督查组召开集中交办会

  整治公共停车场五大问题

  中国甘肃网9月12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记者 王晓刚) “开车堵”、“停车难”,是典型的“城市病”,广大市民揪心,改善迫在眉睫。9月9日下午,主城区道路交通管理专项行动督查组召集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市交警支队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对近期督查发现的公共停车场管理方面问题进行了集中交办,并下发了整改责任清单。

  会上,督查组以“点”和“面”上两个方面概况通报了督查发现的问题:从“点”上看,主要存在停车不规范、手续不齐全、收费不合理问题。从“面”上看,主要存在规划实施不到位、建设进度缓慢、部分挪作他用、道内停车场设置不合理、监管力度薄弱五类问题。

  为此督查组建议:各责任单位从静态停车与动态交通、静态停车与市民需求出发,实施“规划、建设、管理、整治”四位一体治理措施,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从根本上缓解兰州“停车难”问题。

  一是规划先导。由市规划局负责,严格按照《兰州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库)布局规划》,重点在交通枢纽、商业街区、各类车站、城市出入口等区域,规划公共停车场,同时,按照标准在新建小区和商业设施规划配套停车位。

  二是建设跟进。由市建设局负责,加快实施城区停车场(库)建设,努力做到“三个一批”。首先,建设一批,就是采用“地下”和“立体”两种模式,利用城区广场、学校等地下空间,建设一批地下停车场,同时,在主城区建设一批机械式立体停车场,以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其次,配建一批,就是在居民小区、大型公共建筑等部位,严格按照配建标准进行配建,并恢复一些被挪用的公共停车场;再次,规范一批,由市交警支队负责,一方面,摸清城区道路路内划线停车泊位情况,对不合理的坚决取缔;另一方面,找准道路路外停车需求情况,在不影响通行空间的前提下,合理施划路内停车泊位,满足停车需求。

  三是管理优化。由市交警支队负责,市停车场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制定统一标准,加强停车信息化管理,实行电子计费和差别化停车收费,健全全市数字化停车泊位信息系统,通过诱导屏、智能手机客户端等途径向社会发布实时停车信息,实现停车泊位管理智能化。

  四是整治规范。市交警支队负责,市停车场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对部分停车场乱收费、管理不规范、已取缔仍经营等突出问题,联合物价、城管等部门加强巡查,对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同时,对违停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开展不定期专项整治,严格规范停车行为。

  各责任单位一致表示,停车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对缓解城区交通压力非常重要,对督查组交办的整改责任清单,将集中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一件一件抓好落实。

  相关新闻

  部分被取缔的停车场“死灰复燃”

  中国甘肃网9月12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记者 王晓刚) 9日上午,记者跟随督查一组在城关区庆阳路、南滨河路、正宁路、甘南路等路段的停车场进行督查时发现,这里的不少停车场都存在着超期收费的现象。在庆阳路甘肃国际大酒店门前,人行道两侧都停满了车辆,大致一算,足足有30多辆。在停车场的出入口,不仅有人收费,而且还专门安排有工作人员指挥车辆停放,但当督查组检查该停车场的手续时,却发现其收费手续已经过期,按照规定,这个停车场在新的手续办理之前是不能进行经营收费的。

  而在正宁路,督查人员发现这里的停车秩序更为混乱,按照审批其东侧为停车场,但在马路西侧却也有车辆违规停放,而且有人收费,收费标准也没有按照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进行执行。

  同样,火车站西段海天新都停车场以及甘南路金色家园停车场也存在类似问题。

  天水路欣月湖小区前的一家停车场则直接将审批的停车位租给了一家二手车交易企业使用,不仅违反相关规定,而且侵占了广大车主的公共利益。

  督查组在督查过程中还发现,城区内部分已经命令取缔的人行道停车场居然“死灰复燃”。记者在庆阳路润成佳园门前看到,由于这里人行道狭窄,停车场被取缔之后,主管部门曾专门在路上设置了隔离桩,但一些车主为了一己之利,竟然将隔离桩强行破坏,现在人行道上停满了车辆,不仅占用了盲道,而且严重挤压了行人的通行空间。

  在雁滩地区,督查组工作人员发现,这里的大部分车辆都停放在人行道及路边,无人收费无人管理,乱停乱放现象明显,而且有的停车场路面存在道砖损坏、路面不平等现象。

  督查组在对七里河区建西路十字、晏家坪路口、武威路三岔路口、龚家湾十字、汽车南站进行督查时就发现,龚家湾辖区内目前还没有设立正规的公共停车场,导致这一地区路边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比较严重。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刘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