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正文
投稿

兰州雁滩城中村环境咋整治多部门实地巡查找办法

2016-08-18 08:19:41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王若瑜(实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雁滩城中村环境咋整治多部门实地巡查找办法

  中国甘肃网8月18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记者 赵雨欣 通讯员 陈国伟 孟庆丽 文/图)雁滩片区共有雁南、雁北和高新三个街道,下设25个社区,其中村社区达到12个。这些村社区就是典型的城中村,也是雁滩脏源点最多的地方。在为期两个月的雁滩大整治期间,工作组也将重心放在了城中村卫生环境、人口调查和治安方面。8月17日,记者跟随市委督察组环境卫生组、雁南街道和雁滩环卫市政所一行人员,实地走访调查了雁滩部分城中村的卫生现状。

  现场:滩尖子村居住环境变了样

  8月17日上午10时,记者跟随工作组一行人来到滩尖子村邸家大院,虽然这里被叫做“大院”,其实只是一条小巷连着一条小巷的城中村,狭窄的巷道、破旧的平房与四周坐落有序的楼宇小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记者注意到,虽然村子的整体面貌比较老旧,但是环境卫生还是比较干净的,下水井的淤泥也被清掏干净。每走十几步还会设立一个垃圾箱,方便居民扔垃圾。

  “别看现在邸家大院很干净,可是一个多月前,这里还被人们叫做臭水沟,卫生环境状况很差,还居住着很多乞讨人员,走进这巷子,臭不可闻。”雁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立俊介绍。他所说的臭水沟与记者眼前的景象截然不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臭水沟”变了模样呢?据介绍,今年7月,在城关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由雁南街道牵头与雁滩环卫市政所下属的服务公司签订环境卫生外包服务协议,将滩尖子村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等工作外包,就目前的成果来看,这种模式比较成功。

  问题:人多巷窄保洁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雁滩片区主要的脏源点就在城中村。大多数城中村的卫生状况较差,其保洁工作最大的难点就是这里人多巷窄,大型的清扫、清运设备无法进入,只能靠人工一点一点清扫。据了解,雁滩区域数得上来的背街小巷多达200余个,还有很多细枝末节的巷子数之不尽,这些巷子宽的达到6米,窄的仅有1米,这就给保洁和清运作业带来很大的难度。

  8月16日,记者在刘家滩村看到,早晚时分,这里的马路市场上摆满了瓜果蔬菜摊点。由于摊位紧挨着摊位,保洁员想要大面积清扫很难,只能用笤帚一点一点地扫,100米长的巷子足足要扫40分钟。在雁滩,这样的作业环境太多,刘家滩村、小雁滩村、均家滩村等等,垃圾量大,人群、摊位密集度高,刚刚打扫干净的道路没几分钟又会变得一片狼藉。雁滩环卫市政所垃圾清运队的工人们私下开玩笑将清运路线以巷子的宽窄度命名,“五米五”、“四米三”、“三米三”……为什么会起这样的名字呢?因为这些巷子最宽的地方仅三四米,垃圾清运车想要进入、掉头都很困难,要么是擦着墙边进入,要么干脆挤不进去,只能靠人力将垃圾用架子车推出窄巷,费人费时费力。

  更令保洁员苦恼的是,在城中村,流动人口众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他们辛辛苦苦劳作大半天的“果实”,不过片刻间又会被破坏。

  措施:提高垃圾清运时效性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中村脏源点多的现状,改变客观地理局限性的束缚,今年以来,雁滩环卫市政所积极落实城中村垃圾不落地工作。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向居住在城中村的商户和租户宣传垃圾袋装化,垃圾不落地的要求,另一方面排查辖区地形、位置,选择两处地段适宜的空地建立临时转运站,提高辖区垃圾清运的时效性。

  8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滩尖子村的一处临时转运站,40平方米的转运站内停着一辆压缩车,市民丢弃的垃圾和保洁员清运过来的垃圾当场被压缩,8吨的压缩车装满后立即启程将垃圾运送至垃圾场,另一辆压缩车则进入转运站继续装纳、压缩垃圾。

  据雁滩环卫市政所卫生管理办公室清运队副队长苟志斌介绍,雁滩原本只有两个垃圾转运站,一处在雁滩北部的北面滩,另一处在雁滩东部的均家滩,位置较为偏远。雁滩辖区的垃圾清运到垃圾转运站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而且小窄巷的垃圾必须用小推车推送出来,然后等待垃圾清运车进入主巷才可以拉走,大大降低了清运的效率。为了提高辖区垃圾清运的时效性,雁滩环卫市政所在雁滩西部的滩尖子村和中部的大润发超市北侧各选择一块空地,设立了临时的垃圾转运站,随倒随压。这样一来,雁滩东、西、北、中4个位置均设立了垃圾转运站,有效降低了袋装车每趟往返压缩站的频率,减少了往返时间及油耗,通过“双班清运”大幅度提高雁滩辖区日清垃圾工作效率。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王若瑜(实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