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陇西用活金融资金助贫困户增收
中国甘肃网8月11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 (记者 杨世智 通讯员 何爱平) 为进一步发挥金融资金助推脱贫增收的效益,近年来陇西县立足本地自然气候条件、农民种植耕作习惯、现有产业基础及市场需求,积极探索企业带动发展、合作社带动发展、参股合作经营发展、贫困户自主发展等“四种模式”,收到良好效果。
企业带动发展,就是企业利用银行贷款建基地、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目前,全县3家种薯生产企业直接带动500多户贫困户就业和2万户农户增收,间接带动5万户农户增收脱贫。
合作社带动发展型,就是合作社吸收贫困户为社员,利用精准扶贫和“双联”贷款,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共同建设生产基地,统一组织生产经营,年终进行分红。陇西县金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吸收贫困户48户,组织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日光节能温室78座、塑料大棚100座、蔬菜储藏库12座,发展蔬菜种植300亩,贫困户户均年可增收2.1万元以上。
参股合作经营发展,就是贫困户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资金入股企业,参与利益分红。甘肃祥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吸收337户贫困户利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入股1581万元,向金融机构贷款及自筹1.4亿元,在全县17个乡镇建设菌棚410座,投放香菇菌棒600万棒,预计年产值可达近亿元,贫困户户均可从中获得收益3万元以上。
贫困户自主发展,就是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利用5万元精准扶贫和“双联”贷款,发展以种植、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种植全膜玉米或优质牧草5亩,养殖基础母牛3头,年增收2万元以上;二是种植全膜玉米或优质牧草5亩,养殖基础母羊20只,年增收2万元以上;三是种植中药材、马铃薯和全膜玉米各1亩,输转劳务1人,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四是3户联建1个食用菌棚,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