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武威 正文
投稿

搬出穷窝窝走向新生活——武威天祝县推进“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纪实

2016-07-20 09:58:27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秀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搬出穷窝窝走向新生活——天祝县推进“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纪实

  天祝县为“下山入川”农牧民新建的住宅社区一角。记者 马顺龙

  天祝县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下山入川”后的生产生活情况。记者 马顺龙

  记者 马顺龙 通讯员 蔡泽成

  2011年,武威市委决定实施高深山区贫困农牧民“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规划用5年时间,将居住在海拔2800米高深山区的7.2万名贫困农牧民全部移居川区。

  天祝是最大的受益县:至2015年底,全县先后搬迁群众9526户42385人。今年天祝县将再搬迁4480户、2万人。

  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发展难……困扰天祝高深山区贫困群众多年的瓶颈随着“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的不断推进而成功破解,实现了“当年下山、次年脱贫、三年致富”,同时也有效减轻了人为活动对祁连山保护区的影响,保护了生态环境。

  天祝县把移民搬迁、产业培育、生态建设、就业创业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不仅挪了穷窝,把贫困人口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整体搬迁到适宜生存的地方,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生存问题,而且拔掉了穷根,提供了一定的生产条件和就业机会,解决了生产滞后的问题,使搬迁农民逐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一

  祁连乡地处大山深处,虽历经数十年扶贫开发,但广种薄收、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先天短板依然无法弥补。

  5年前,张爱昌就住在祁连乡岔山村,生活异常艰辛。门前的山路崎岖狭窄,每逢雨雪天更是难以出行;吃水需到10里以外的山下驴驮马拉,孩子上学要走长长的山路;村里没有医生、诊所,家里常年备着药,大病小病大多扛着;最让他头疼的是儿子结婚的大事,不管到哪里提亲,报上地名就被拒之千里之外。

  搬出去,这是张爱昌多年的梦想。他说,他不想再让孩子们继续待在穷山沟里,但外迁谈何容易,能搬到哪里去?即便通过投亲靠友、劳务移民找到外迁之地,搬迁的钱从何而来?举家搬迁后,房子怎么建、耕地怎么来、今后如何发展……一个个现实问题摆在张爱昌面前。

  2012年,张爱昌家遇到了转折点。这一年,武威市委决定实施“下山入川”工程,收回了72个市、区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农林场用于移民安置,其中为天祝县划拨了9个农林场。天祝县也随即定下了周密的扶贫搬迁方案,群众搬迁有补贴、有贷款,到了新居无偿划拨耕地、果园,还统一迁户……

  多年的梦想,如今竟变成了现实,张爱昌难掩激动之情。5个月后,张爱昌一家搬迁到了凉州区黄羊水管处农林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吃上了方便干净的自来水,走上了畅通无阻的硬化路,还分到了4亩耕地和4亩果园,一家人终于闻到了小康气息。

  作为一个国扶贫困县,天祝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特别是2012年以前,有近5万名群众生活在海拔2800米左右的高深山区,就地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难度很大。自工程实施以来,天祝县始终把移民搬迁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通过南阳山片安置、市区农场安置、城镇安置、县内易地安置、劳务移民、教育移民等渠道搬迁移民9526户42385人,先后建成华藏寺镇红大口、黄草川、打柴沟镇火石沟等29个县内易地扶贫搬迁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在武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无偿划拨市区农林场给天祝县用于移民安置,先后建成了杂木河水管处农场、金滩农场、黄羊河农场、荣华绿洲现代农业产业园等9个市区农林场移民安置点;新开辟建设南阳山片、华藏寺镇中庄村等8个移民安置点。

  二

  2013年初,武威市委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天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供水工程。项目建设点位于天祝县东南毛毛山南麓,主要包括松山镇和华藏寺镇的15个行政村,总人口4286户18340人,海拔2126米—4878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总土地面积200万亩。工程项目包括水利、移民搬迁、设施农牧业、土地整理、电力交通、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期为2014至2017年,估算总投资32.37亿元。

  这项工程是为解决生活在天祝县高深山区的3万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而实施的一项综合性生态移民工程,是天祝县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的战略性骨干工程,也是一项集移民搬迁、生态保护、小康建设、维护稳定于一体的民生工程。

  为确保群众搬得出,天祝县在项目启动前,制定了移民方案,出台了移民扶持政策,对搬迁到南阳山片的移民户均补助8.9万元,为群众破解资金难题;各乡镇对符合搬迁条件的农户逐户动员,解疑释惑,竭力消除群众的顾虑和担忧;金融部门积极争取易地搬迁贷款、双联贷款、“双业”贷款以及精准扶贫贷款,竭力在住房、产业培育等方面为搬迁群众解决难题。

  为确保移民群众稳得住,天祝县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游牧民定居、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精准扶贫等项目全部整合在一起,打出“政策支撑、项目整合、资金扶持、产业培育、设施配套”的下山入川“组合拳”。

  为了确保移民安置点建设顺利推进,各相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驻守在安置点工作。该工程于2014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供水工程,建成1号红山根、2号满州营、3号二道墩、6号王家涝坝、8号石塘、9号鞍子山、大圈湾、中庄8个移民点、住宅2139套,7290人已经搬迁入住。建成养殖暖棚7413亩,日光温室414座。建成学校2所,幼儿园1所,卫生所6所,村级服务中心2所,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金融、通讯等辅助设施。

  近年来,天祝县举全县之力,已建成46个易地扶贫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点,今年将新开辟安置点两个,扩建1个。

  三

  从山大沟深的旦马乡横路村搬迁到离县城12公里的黄草川移民安置点后,马才华竟然不会养羊了。从他爷爷那辈开始,他家就是牧民,突然从传统放牧转为舍饲养殖,他适应了好久。不过,现在他越来越觉得舍饲养殖好。“省时省力不说,羊上膘还快,管理也方便,对生态也没啥破坏。”马才华说,搬迁前他们家三个人养300只羊,每天早出晚归,年均收入不足3万元;现在有了养殖小区,他一人养300只羊、经营两座日光温室,不仅轻松自由,年均收入还比过去多了1万多元。

  从海拔3000多米的安远镇白塔村搬迁到南阳山片,郝金学家的收入也比以前有了大幅提高。多年前,种地是他家唯一的收入,可安远镇气候寒凉,地里只能种青稞和饲草料。后来,他建了几座暖棚,走上了“饲料种植+牛羊育肥”之路,一年下来收入也不足两万元。2015年11月,他搬迁到德吉新村之后,利用惠农贷款开了一家肉铺,主要经营蔬菜、水果、调料和肉类。“不到半年,收入就过了2万元。”郝金学笑呵呵地说。

  在实施“下山入川”工程中,天祝县不仅全力保障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还尽全力帮助群众可致富、能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县里把构建“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作为重点,通过建棚补贴、贷款支持等途径,引导搬迁群众发展日光温室种植业和暖棚养殖业。同时,积极引进三洋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雪峰源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天禾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采取“投母还羔”“农户贷款——带资入股——按股分红”“贷款入股——返聘务工——辐射带动”机制和“公司+园区+农户”“支部+协会+园区+贫困户”等多种方式,帮助群众发展设施农牧业。

  为了努力拓宽移民群众增收渠道,天祝县积极鼓励群众发展商贸业、运输业、劳务输转等。德吉新村现搬迁入住894户3801人,目前群众自办的商铺26个,从事交通运输业的有12户,从事大型运输的有40多户。现在,95套上宅下店的商铺正在建设,28套商铺已经订购,这些商铺建成后,服务业将让更多群众受益,届时群众购物消费也将更加方便。

  “‘下山入川’工程不仅从根本上改善高深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有效提升了扶贫项目的效益。”天祝县委书记张发基说:“高深山区群众大多居住分散,以前修一条路或是建一个供水工程,受益群众仅有几百人,但群众集中搬迁安置后,受益人数可达到几千人甚至几万人。对生态建设而言,‘下山入川’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群众搬迁后,通过对迁出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减少了人畜对林草植被的破坏,减轻了生态压力,使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得以良性循环,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下山入川’收缩安置对于藏区维稳工作也有重大意义。通过将群众集中安置,使高深山区的群众共享到了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成果,取得了以稳定保发展、以发展促稳定的效果,有效维护了天祝藏区社会大局的持续和谐稳定。”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李秀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