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入川拔穷根精准扶贫奔小康
——古浪县推进下山入川易地扶贫搬迁纪实
记者 马顺龙
古浪县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甘肃58个贫困县之一,也是甘肃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境内干旱缺水,矿藏贫乏、基础薄弱、地貌复杂,是武威市三县一区发展基础最薄,贫困人口最多,人均财力最少,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任务极其艰巨。2011年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全县累计减贫14.34万人,截至2015年底,全县有贫困村97个,贫困人口5.95万人,贫困发生率16.86%,排在全省86个县区中第二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7元,增速比全省高2.1个百分点,但绝对值比全省低1229元,比58个片区县平均水平低390元,居全市末位。
古浪县的贫困问题一直受到武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如何解决古浪县的贫困问题?古浪县该怎样尽快实现脱贫奔小康?如何彻底拔除古浪南部山区穷根?带着这些问题,2016年市委经济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前,市委书记火荣贵带领市四大班子和市直相关部门领导赴古浪南部山区实地调研,形成“实施下山入川工程是解决就地无法实现脱贫群众的唯一出路”的共识,要求古浪县坚定不移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下决心把高深山区的群众搬到川区,彻底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加快产业培育,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古浪县对山区留居群众现状和搬迁意愿进行了进一步摸底,决定进一步加大移民搬迁力度,力争2016年再搬迁6133户2.66万人,彻底拔除山区穷根。
古浪县南部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扶贫投入巨大、就地脱贫困难、返贫率高,特别是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贫困人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增收难问题十分突出,是全县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针对这一实际,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五个一批”部署,省委、省政府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决策和市委、市政府对古浪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坚定不移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努力从根本上斩断穷根,全力解决山区贫困群众的生计问题。2011年,争取实施了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利用景电二期古浪灌区节约水量开发黄花滩8.62万亩闲置土地,以金色大道为中心线,在省道308线、金色大道和民调渠沿线通乡油路之间规划建设10个中心村,布局安置搬迁南部高海拔山区4万贫困群众下山入川,实现易地脱贫致富。至目前,已开工建设10个移民点,建成7个,整村整组搬迁移民5558户2.57万人,搬迁群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搬迁前的1500元左右增加到3500元左右。实践证明,“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彻底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是一条保护生态、治穷致富、实现城镇化的多赢路径,是真正为群众谋福祉的工程,是一项造福后世的民生工程。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部署,县上专门成立精准扶贫移民搬迁攻坚行动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赴山区乡镇逐户进行实地调研,摸清了底数。2015年底,山区实际留居1.37万户5.86万人,涉及11个乡镇的104个村、536个村民小组,其中,有75个村6278户2.47万人完全处在干旱区,29个村7403户3.4万人处在半干旱或水川河谷区域。根据群众自身意愿和山区实际情况,县上提出“新堡乡、干城乡、横梁乡3个乡镇整体搬迁;黄羊川镇、黑松驿镇、十八里堡乡、古丰乡4个乡镇完全干旱山区整体搬迁,水川区就近收缩居住、改造提升;裴家营镇、定宁镇、民权乡、大靖镇4个插花型乡镇完全干旱山区留居群众整体搬迁”的工作思路,决定再搬迁7586户3.02万人,南部山区最终留居6095户2.84万人。
摸清搬迁需求后,“人往哪儿搬?”成为最紧迫的问题。古浪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在海拔2500米以上生态脆弱、生产生活条件严酷区域的农牧民应搬尽搬”的部署,对“下山入川”移民区按小城镇标准规划建设。对留居山区的农户“统一规划,集中收缩居住,引导改变生产方式,发展设施农牧业,促进生态恢复”的安排,对全县可搬迁区域进行了认真调查。通过调查梳理,下山入川工程区还可建设3个移民点;山区今年可实施6个村收缩居住工程;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把扶贫搬迁同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的部署,可依托县内绿洲生态移民产业基地,新建规模为2万人的新型小城镇。根据以上三个渠道和当前工作实际,县上确定通过新建3个移民社区、扩建1个移民社区搬迁群众3400多户1.5万人;通过对黄羊川镇菜籽口村、一棵树村、张家墩村、石门山村、周家庄村和十八里堡乡曹家台村6个村就近收缩居住,安置700户2930人;通过新建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年内第一批搬迁2000户8600人,全年搬迁6133户2.66万人。
“下山入川”易地搬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移民住房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生产发展基本条件、致富产业培育等方方面面。面对财政贫困,无力支撑这项艰巨工程的实际,古浪县委、县政府在积极争取省、市项目支持的同时,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和资金性质、投资方向、管理部门、管理程序、管理办法“五不变”的原则,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通过积极整合中央财力移民补助、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整村推进、农村公路、渠道建设、全面改薄、小型农田水利、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项目资金,集中用于“下山入川”工程建设。其中,绿洲小城镇整合资金8.1亿元,中央资金融合资金3.5亿元,整合项目资金3.72亿元,争取市、县配套5000万元;爱民、立民、兴民新村社区和10号移民点整合项目资金7.12亿元,为工程的顺利快速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县上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一期)项目,下达贷款资金7.48亿元,集中扶持建设“下山入川”移民点。目前,已审核拨付基础设施贷款1.14亿元,发放到户2629户2.05亿元。
为确保贫困群众“搬得下、稳得住”,古浪县按照“四个同步”(土地整理、住宅建设、产业培育、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同步推进)的原则,全面推进各项工程建设。根据工程规模,共需产业和建设用地5.3万亩,新建住宅6133套,新建设施农牧业6550亩,同步建设学校、卫生院、文化广场等设施,并完成生态建设任务。目前,为民新村社区已搬迁入住829户,剩余群众近期全部搬迁入住。平整产业用地5580亩,完成田间配套工程6000亩,建成养殖暖棚3644亩,日光温室108座。兴民新村社区已落实移民1050户,平整住宅区土地1300亩,开工建设住宅666套,完成住宅主体391套,7月底前移民搬迁入住。爱民新村社区、兴民新村社区容纳学生300名的小学、容纳幼儿120名的幼儿园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各1所已全部开工建设,铺设供水主支管道48公里,修建各类闸阀井50座,新建10千伏线路1.5公里、0.4千伏线路25.36公里,完成主次干道45公里砂砾道路。绿洲产业基地建成职工安置房1800套,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容纳学生规模为2000人的初级中学、规模为1200人的小学、生态移民医院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将于近期开工建设。为使下山入川的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以“下山入川”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体,打破村组界限,按照群众自愿原则和“财政补助、贷款到户、集约经营、产业增收”的思路,规划利用2年时间,建成“土墙+钢架”日光温室504座、1000亩,同步配套调蓄水池、滴灌、自动卷帘机以及渠路林电等基础设施,着力打造高标准一流日光温室示范基地。2015年,建成日光温室108座、214亩,全部种植番茄,群众收益可观,实现当年建设、当年见效。2016年,开工建设日光温室120座240亩,目前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当中。移民区完成农田林网、工程治沙、住宅区绿化及补植补造1.2万亩。其中:农田林网400亩、住宅区绿化500亩、工程治沙1万亩,建设长9公里、宽80米的防风固沙林带;圆梦、阳光、感恩新村住宅区56.5公里,金色大道56公里补植补造正在加快推进。
古浪县委、县政府坚持将“下山入川”作为山区贫困乡镇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县脱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建成立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区移民工作站,抽调相关部门和12个移民乡镇60多名干部驻点工作,具体负责移民落实、搬迁入住、土地平整分配、产业培育和基层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任务,确保移民搬迁工作顺利推进。严格落实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和干部包组包户制度,实行县级领导包抓下山入川整村整组拔穷根责任制,由37名县级领导包抓22个村1169户4511人拔穷根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和动员力度,驻村帮扶工作队、双联干部、村组干部进村入户帮助群众深刻认识发展面临的瓶颈和制约因素,宣传党和政府的利好扶持政策,动员群众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下山入川拔穷根,治穷致富奔小康。成立绿洲小城镇生态移民领导小组和项目指挥部,具体协调绿洲小城镇建设。坚持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爱民新村社区、兴民新村社区确保7月份搬迁入住;绿洲小城镇10月底第一批移民搬迁入住。爱民新村社区、兴民新村社区小学、幼儿园8月底投入使用,卫生室10月份投入使用,绿洲小城镇初级中学、小学、生态移民医院年内完成主体工程。10座10万方蓄水池5月份全面完工。生态建设及特色林果5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新建的设施农牧业10月底前扣棚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