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补足短板 寻求突破
秦娜
科技进步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因素,正因为此,一年一度的《中国区域科技进步评价报告》的发布备受人们关注。
日前,2015年度报告新鲜出炉:我省科技综合进步水平排名全国第18位,比2014年上升1位,较“十一五”末的25位上升了7位。
从25位到18位,甘肃用了5年。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甘肃科技进步水平能跻身第三梯队排头兵位置实属不易,能在短短5年内实现位次跨越更是难得。
而我们在为好成绩高兴的同时,不要忘记回头看看存在的问题。只有看到弱点,才能找到发展空间所在;只有补足短板,才能寻求新的突破。
仔细翻看这份报告,不难发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仍是我省的传统弱项指标,长期居全国25位左右,2015年这项指标居全国第27位,仅高于西藏、安徽、贵州、云南,较“十二五”初期下降了4位。科技活动投入低,县市级财政科技投入已成为科技进步的瓶颈,2015年,我省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为0.83%,居全国第29位,其中县市本级仅为0.45%。专利数量和规模不足,科研成果就地转化能力不充分,“十二五”以来,我省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数一直居于全国20位之后,2015年下滑至全国第25位。
问题就是突破口。增加科技投入,特别是增加县市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就是解决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升产学研之间的耦合度,运行更为高效的成果落地转化机制,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从而调动专利申请的积极性,就是解决创新储备不足的问题。只有首先解决好这两大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创新活力,实现可持续的创新驱动发展,最终达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