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投稿

第十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在路上 专家学者感言期待之情(图)

2016-07-18 11:16:00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刘姗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活动

专家学者在途中交流

  中国甘肃网7月18日讯 (本网记者 刘培文)18日一早,由专家、学者、作家组成的第十次玉帛之路(渭河道)文化考察团冒雨出行了。虽然天空中下着瓢泼大雨,却丝毫没有削减大家的热情,有专家调侃说,定是上苍知道此次文化考察与河流相关,便赐予甘露,让大家清凉赶路。

  早上9点,车辆已经驶入兰州南高速。车厢里,学者、专家交流不断,《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冯玉雷简要介绍了参加这次文化考察活动的10余位专家,并邀请叶舒宪教授向大家阐述了渭河的相关背景。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对这次考察活动很期待。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朱鸿说,1992年时他就乘坐火车从宝鸡到潼关,沿渭河走过,那时沿岸污染严重,其作品《悠悠渭水》在《上海文学》发表。这次能随着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到源头一看,感到很兴奋。“我觉得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不是在教室里的一次请教,而是一次可以不断有问题,可以随时请教的机会”朱鸿说。

  原阿克苏人大主任、作家卢法政说,对于渭河的印象是“姜子牙渭河滨钓鱼~~愿者上钩”,自己生在山东,工作在新疆,都要过渭河,每次路过,看到渭河河道宽阔,水流湍急,这次可以寻找源头,一定是一次见识之旅。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叶舒宪说,考察渭河的意义就可以了解到夏、周、秦的兴衰,知道在中国古代为什么要先占渭河,再进中原,解读它在政治、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刘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