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头条  >  观察  >  生态
投稿

深度:甘肃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观察

2016-07-14 09:31:41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薛丁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守护绿水青山 再造“金山银山”

——甘肃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观察

  记者 陈泳

  我省地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及河西走廊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域,地形多样,陡坡耕地和沙化耕地多,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自然条件严酷,是全国最早开展退耕还林试点的地区。

  经过十几年来的努力,我省退耕还林工程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4年,国家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我省抢抓这次打造“金山银山”的历史机遇,把新一轮退耕还林还与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与秦巴山区、六盘山区和藏区三大贫困带扶贫开发、移民搬迁、特色林果产业建设融合发展,切实巩固和扩大了前一轮退耕还林成果,提高退耕还林效益的,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退耕还林带来的巨大收益

  在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甘肃是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重点省。从1999年启动实施至2013年底,累计投入资金223亿元,完成工程建设任务2845.3万亩。工程实施涉及了全省14个市州的728.5万农村人口,工程建设使全省林地总面积增加了40%,每年生态效益总价值量达848.94亿元。

  先期开展退耕还林的地区,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风沙危害呈逐步下降趋势,长期超负荷运行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一些过去干枯的泉眼重新出水,一些长期断流的河流恢复流水,一些多年未见的动物重新出现,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直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改变了长期以来山区农业生产广种薄收的习惯,使群众能够集中更多的精力在条件较好的土地上精耕细作,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为实现少种、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

  退耕还林还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民群众林果、养殖、劳务输出多业并举,不断拓宽致富门路,不但没有因耕地减少而饿肚子,收入反而大幅增加。以张掖市为例,据当地劳务部门测算,平均每退耕22.3亩,就可以向外输转劳动力1名,近年来工程区新增加外出务工人员2.2万人,平均年纯收入3500元,相当于退耕地每年亩均增收156.95元。

  2014年9月,我省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总体方案,将工程区划分为河西走廊退耕区、中部沿黄河退耕区、甘南高原退耕区、南部秦巴山地退耕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退耕区等五大区域,并规划从2014年到2020年,分年度依次对适宜退耕还林还草的25度以上陡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度至25度坡耕地中的非基本农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2014年国家下达我省的65万亩建设任务,在全省8个市州实施,现已全部完成。2015年下达130万亩(其中还草10万亩)建设任务,在全省10个市州实施,截至今年5月10日,全省已完成地块落实113.77万亩、占总任务120万亩的95%,完成造林107.98万亩、占总任务的90%。

  根据测算,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方案规划的任务,将使全省林草植被覆盖率净增约2个百分点,生态效益年总价值达到550.56亿元。根据国家规定,新一轮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500元,除去其中安排的种苗造林费300元,全省所有退耕农户从工程建设中获得的国家直补收入为123.74亿元、年均17.68亿元。

  有专家认为,除了生态和经济效益,随着新一轮工程的持续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土地耕作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必将成为我省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引擎,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群众盼望的民生工程

  毫无疑问,退耕还林还草是甘肃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点工程,还是防治地质等自然灾害的关键工程和促进生态移民的民生工程。

  以我省秦巴山区、六盘山区、藏区等贫困片带和风沙严重危害区等规划退耕还林还草区为例,这些地区既是生态治理和保护的源头地区,又是自然条件最为严酷,农业发展基础条件最为脆弱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作物种植收益较少,近年来农户大多外出务工,有近一半坡耕地常年弃耕撂荒。

  因此,在这一地区通过生态移民搬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进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不仅不会影响粮食安全,反而会从源头上遏制水土流失、风沙和地质危害,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把农民从贫瘠的土地上移民搬迁出来,有利于促进我省实施有计划的生态移民战略。

  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公共财政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加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民对耕种陡坡耕地和沙化耕地的依赖程度逐年降低,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中科院调查,我省95%以上的农民认为生态环境破坏非常严重,对退耕还林的认知率达99%,改善生态、加快转型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干部群众退耕还林的愿望十分迫切。

  近日,记者在安定区凤翔镇上台村见到村民马铃时,他正在自家的院子旁栽树。谈起退耕还林工程,今年64岁的马铃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这里是干旱山区,过去太穷了,没啥树。退耕还林十几年,我们这里的生态明显好了起来。下了雨,泥不下山,水不出沟,水全聚到树窝子里了。”

  “所以,新一轮退耕开始后,大家都是举双手赞成。”马铃介绍说,去年退耕栽树时,由于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村里人开会一合计,干脆每家出200元找了个工程队负责整地栽树。

  马铃告诉记者,“这个钱,工程队并‘不好拿’,栽了树,还得按照政府标准确保成活。”

  据了解,定西市在工程实施中要求乡镇村社干部、林业技术人员、农户或专业队“三到位”,各负其责,按照作业设计要求规范组织施工,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程度,为保证新一轮退耕还林质量打下了基础。全省各地纷纷加强对苗木采购和施工过程的管理,通过统一采购招标、议标等方法,优先采购当地乡土苗木,从各个环节保证苗木质量,最大程度保护了农户利益。

  退耕还林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

  根据省委省政府实施“1236”扶贫攻坚战略,我省规划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这一地区农作物种植收益很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木本粮油、特色经济林等区域优势资源长期未能开发利用。

  为此,我省借助退耕还林国家资金投入,在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品,发展特色经济,集中力量根治这一地区的贫困面貌。各地也将新一轮退耕还林作为重要依托,将85%以上的任务安排在贫困乡、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始了退耕还林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有益探索。

  天水市6个贫困县区在580个贫困村安排退耕还林6.2万亩,营造苹果、核桃等经济林果4.5万亩,受益群众100多万人,创建了一大批精品示范工程……

  陇南各县区突出区域特色,将退耕还林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今年全市依托退耕还林新发展核桃17.47万亩、油橄榄3.67万亩、花椒2.19万亩、其他经济林3.26万亩……

  临夏州各县区以经济林为主,生态林为辅,主要种植核桃、花椒、啤特果等,助推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

  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一年多时间的实施过程中,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退耕农户通过退耕还林发展特色产业,不仅增加了收入,还促使大量富余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拓宽了脱贫致富的渠道,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薛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