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理论前沿 正文
投稿

绕过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的底气从哪来

2016-05-19 17:19:24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根据世界银行2010年制定的标准,高收入经济体人均GDP应在13000美元以上。2015年皮尤研究中心发布调查数据称,全球十大高收入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芬兰、德国、冰岛、卢森堡、荷兰和挪威。美国作为十大高收入国家之一,56%的美国人日平均收入超过了50美元。尽管如此,很多美国人却认为美国经济形势不稳定,生活开销越来越昂贵,而个人工资水平的增长却相形见绌等,因而认为个人收入不够稳定。反观中国,2015年人均GDP达到8280美元,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经济体。但近期以来,经济增长率下降已经成为新常态,许多企业维持正常经营日趋困难。那么,中国究竟能否绕过中等收入陷阱呢?这成为摆在中国民众面前的一个问题。

  中等收入陷阱叩关而至

  过去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最近增速下降,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可以预期的未来,这一新常态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从日本经济稳定增长以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陡然减速以迄于今的经历看来,一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以后往往难以为继,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规律。换言之,假若一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则离开高速增长的起点越远,而距离高速增长的终点就越近。中国经济不会陡然减速,然而,今后经济增速持续下降,经济发展面临结构调整“阵痛”的局面,恐怕是呼之欲出了。从某种程度上衡量,就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向而言,中等收入陷阱的前兆业已隐然浮现了。

  众多中国民众认为,中国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随时可以动用,足以因应经济困境带来的挑战。对此,一位美国经济学者曾经指出,所谓中国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对国家因应经济困境所能起到的支撑作用,并不像中国民众想象得那么大。他指出,在中国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中,大约有近五分之二是外国在华企业的直接投资,为数在一万亿美元之高。过去这些境外投资因诱人的回报率获得快速增长,同时又随着人民币的升值率而自动增值。这笔巨大的境外投资因为有利可图,每年都产生不菲的利润,而由于多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缘故,绝大部分利润并没有汇出中国,而主要以人民币等形式留在中国国内。一旦出现变化,譬如涉及中国的一场国际危机或者中国经济形势大幅度逆转,则这些为数巨大的境外直接投资及其多年赚取的利润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随时可以撤离中国。

  此外,还有三千多亿美元的“热钱”逐利而来,从境外涌入中国。这些“热钱”在形式上的确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利多因素,但持有在商言商的立场,乃无根之木。如果中国出现一场严峻的经济危机,则完全靠不住。相反,“热钱”不但在中国久留不住,而且在风吹草动时,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釜底抽薪的负面作用。以中国持有的外汇储备数字之巨大,即使上述资金大规模撤离中国,固然伤筋动骨,尚不致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一剑封喉。然而,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以及在欧洲、日本购买的债券,为数两万亿,也不是随时可以动用的,而要考虑到多种复杂的、互为牵制的国内外因素。换言之,在缓急之际,中国手中剩下的外汇储备中,相当大的部分可能成为不能随意动用的摆设。

  中国经济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国际经济普遍适用的规律,未必适用于中国

  一位美国学者同笔者交谈时指出,他颇为认同中国若干经济学家的观点,即中国经济有四大反常现象:经济增速下降而利率上升、增长减速而劳动力成本上涨速、实际利率上升而资本回报率下降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而通缩提前出现。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理论并不能解释这四大反常现象,这些反常现象在其他国家难以同时出现,却在中国交替出现,从而成为中国的特色。他强调,如果从中国的投资结构着手,剖析研究,则不难找出这四大反常现象交替出现的症结所在。

  这位美国学者对中国经济现状及发展前景相当熟悉。他认为这四大反常现象并不符合各国经济发展类同的规律,因而得出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是多面、多元的结论。另外,他还指出,在中国,推动经济发展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因素,另一个则是市场的因素。这两个因素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交替起着巨大的作用,互为因果。这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层面交替出现四大反常现象的一个“触媒”。他说中国经济发展没有呈现普世适用的规律性,不能采用一般的理论观点予以解释。他指出,或许在某些节点,所谓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恰恰是不具备普世适用的规律性。

  前述美国学者的解释,亦即国际经济普世适用的规律,未必适用于中国。据此而言,纵使中等收入陷阱叩关而至,中国经济具有的与众不同的特点,依然提供中国绕过这一陷阱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网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