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平凉 正文
投稿

平凉静宁供给侧改革推动苹果产业升级

2016-05-09 08:41:28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雷轶涵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静宁供给侧改革推动苹果产业升级

  百万亩苹果生产大县

  日前,记者来到苹果之乡静宁县看到,漫山遍野是白里透红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大地格外美丽动人,辛勤的果农也开始在果园里忙碌了起来。

  静宁县位于甘肃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区之一。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立县、林果富民战略不动摇,把苹果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发展。2003年,静宁县被农业部划定为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2006年,静宁县提出了建设全国优质果品第一县、全省优质果品出口创汇基地和“平凉金果”主产区的发展目标,制订五年规划。推进苹果新植速度由2003年以来的每年5万亩提高到2006年以来的每年10万亩,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发展格局。2012年,该县出台了加快苹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设百万亩苹果生产大县实施意见,建成了30万亩绿色基地、4000亩良好农业规范基地和4.5万亩出口创汇基地,先后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4张国家级名片和“中国苹果之乡”、“中国驰名商标”等6个国家级称号。

  静宁县副县长王宁香介绍说,2014年,全县果园面积突破了100万亩,实现了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目标。全县挂果园面积达55万亩,产量68万吨,实现产值25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39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其中余湾乡果园面积达到了2.5万亩,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2015年,余湾乡果园挂果园1.6万亩,果品总产量达2.6万吨,产值接近1.3亿元,人均果品收入可达1.2万元。

  供给侧改革让苹果产业升级

  静宁作为全国苹果之乡,经过30多年的坚持不懈发展,苹果种植面积达到百万亩,产业效益持续增加,苹果产地价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主要产区前列。但在近年发展过程中,由于其他产区苹果品质提升、生产成本下降等原因,给价格相对较高的静宁苹果带来一定冲击,加之干部群众对全国苹果市场供需变化缺乏认真研究和有效应对,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苹果产量大幅提升的形势下,出现了苹果销路不畅、价格下跌的问题,影响了苹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2月,静宁县召集常津、陇原红等涉果龙头企业负责人,红六福、兄弟农场等专业合作组织及电商企业负责人,林业部门技术人员代表,果品经纪人及果农代表召开了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座谈会,参会代表围绕加快推进全县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结合各自实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意见建议。

  静宁县县长张兴荣针对今年的苹果产销形势指出,正确看待目前的销售困境,努力适应经济新常态,坚定“苹果产业是静宁县广大农民的致富产业和致富门路”的信念不动摇。

  静宁县委书记王晓军介绍说,今后,静宁县要把推进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新理念引领、新品种示范、新科技支撑、新链条延伸、新体系服务、新方式营销、新果农带动、新机制运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创新发展,为全面脱贫和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静宁苹果以同质化的富士系居多,每年集中采摘、集中上市造成市场压力。为此,该县提出改变传统的栽培模式,加快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试验推广矮化立架密植模式,更新改造老化低效果园,稳步发展有机生态果园,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使苹果种植结构更加优化、规避市场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三分栽种、七分管养”。静宁县将制定完善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分级规范等。建立覆盖县乡村的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实现从基地到餐桌全程监测和追溯管理。

  基础设施滞后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今后,静宁县将积极争取实施各类农业项目,实施高标准农田、产业道路、“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推行节水灌溉和抗旱保墒技术,改善果园基础设施条件。实施“沃土工程”,减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结构,改善果园生产环境。健全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体系,提高苹果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4月26日,由兰州静宁商会发起,组织中央和省级媒体记者以及商会联盟一行近百人,参观该县百万亩苹果花海,拉开了静宁县以苹果产业为主的休闲农业旅游序幕。

  考察组一行先后来到仁大镇扯弓塬、余湾乡苹果文化旅游观光园、城川乡东山梁、界石铺镇李堡村早酥梨生产基地、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进行观光考察。沿途不仅观赏了苹果花和梨花,中午还安排大家在农家小院里品尝农家饭。

  “百万亩苹果花同时盛开,这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甘肃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张惠萍告诉记者,这已不是她第一次来静宁了。去年秋季,她携家人来到该县王坪乡,就参加了该县的采摘活动。

  近年来,静宁县委、县政府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方式,打造了一处集“地方历史文化”“区域民俗生活”“休闲旅游养生”“绿色有机苹果生产”为一体的苹果文化旅游观光园,涉及王坪、韩店、苗岘、张沟4村1158户5473人,占地面积8000亩,总投资达5000万元。

  在界石铺镇李堡村早酥梨生产基地,考察团被眼前大片雪白的梨园深深吸引。这里的梨园规模大,梨花白清如雪,完全可与兰州什川梨园相媲美。甘肃省山西商会负责人王永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为静宁人民发展果产业取得的成绩感到非常高兴,回去后,他将积极宣传静宁果业,为群众脱贫致富出力。

  静宁县也提出今后要借助互联网“接二连三”的优势,促进果品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采摘体验、农业观光等特色文化旅游,推进果品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果农共享产业链整合发展的增值效益,培育果农增收新模式。(记者 庄俊康)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雷轶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