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正文
投稿

兰州王马巷小区零线被盗 98家住户电器被烧受损金额约10万

2016-05-09 07:50:16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秀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王马巷小区零线被盗

  98家住户电器被烧

  受损金额约10万元部分人家至今停电

  供电部门称不是电路故障无法维修

  住户零线被盗割。

  5月8日上午,居住在城关区王马巷的刘女士拨打兰州晨报新闻热线96555反映称,王马巷32号、34号、36号、38号4个单元楼楼道内电表箱出口处的零线全部被人剪走,导致98家住户电器被烧,给供电局反映却被告知不是电路故障无法维修。

  夜间零线被剪住户电器被烧

  5月8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现场看到,三三两两的业主还在议论纷纷。“我家的壁挂炉、电脑、电视都坏了。”居住在王马巷34号的刘大爷告诉记者,5月6日晚8时30分左右,正在看电视的他,突然发现家中的日光灯特别发亮,光线刺眼,随后“嘭”的一声,电灯彻底灭了,回头看到电视已经黑屏,并冒出黑烟,散发出浓浓的焦糊味道。刘大爷说,截至现在家里就一直没有电,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采访中,独住在王马巷38号的崔大妈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她至今仍然心有余悸。“当时家里插了电源的电器都发出了响声,非常可怕。”崔大妈气愤地说,以前也停过电,以为是电路有问题就没怎么在意,7日上午,在邻居们议论才得知,原来是这4个单元楼电表箱附近的零线全部被人剪断偷走了。

  “当晚电器被烧的不仅仅是这几家,我们单元的所有住户都或多或少有电器被烧坏!”住户张大妈说,事发时,已在梦中的她被电冰箱发出的巨大轰鸣声惊醒,她急忙起床,可她一开灯就发现了电灯忽明忽暗闪烁不已,开始她以为卧室灯坏了,她急忙打开客厅的电灯,不想电灯雪亮得刺眼,不足一分钟,电灯闪烁了几下便熄灭了。与此同时,她还嗅到了家里四处弥漫着胶皮烧焦后的难闻味道。感觉情况不妙后,她立即拔掉家里所有电器的电源插头,可事后她发现家里的冰箱和电视都坏了。

  走访中记者发现,这些住户家均出现了电视机顶盒、冰箱、无线路由器等电器不同程度损坏的情况,部分家中至今停电,有电的家中也不敢使用,生怕过高的电压导致其余电器烧坏。随后,记者分别查看了这4个单元楼放置在3楼楼道电表箱附近的接线口处,蓝色的一种电线全部被齐根剪断,线头裸露在外。

  损失惨重无人管98家住户自费买线

  “事发时正好是家中用电高峰期,住户家中受损非常严重。”业主刘女士告诉记者,经过他们初步估算,受损金额近十万元。刘女士说,事发后,他们赶紧向供电部门拨打了电话,随后供电部门工作人员查看后,称并非电路故障,与供电部门无关无法维修,住户需自行维修。

  “太可恶了,肯定是有人在夜里把这些线偷剪去卖钱了。”住户这样认为。业主基先生表示,能在晚上8时左右偷盗这些电线,没有专业和熟练的作案手法根本无法完成。“一看就是个老手,那么多的电线单单剪去了零线,其中上面有根火线,一碰就会触电,对方就没动。”住户刘女士说。“剪走的电线能卖几个钱?可这一剪,我家里上万元的电器就毁了。”住户张先生气愤地说,以前他听过有人偷通信电缆,但偷零线的还是第一次。采访中,业主们纷纷表示,由于他们小区属于“三不管”楼院,为了能够尽快用上电,他们只能自筹费用,每家住户收了52元钱买来新线,供电部门工作人员才上门维修,但烧毁的电器却不知道找何人赔偿。

  供电部门:7天内住户可报损

  5月8日上午11时许,记者见到了几名供电部门前来抢修的工人,他们表示,住户买来零线后,他们只负责重新安装,具体情况需要询问营业厅才能得知。而对于剪断了零线,住户家中的电器为何会被“烧”?维修的电工称,民用的电路电压一般是220V,零线被剪断以后,电压会突然增高到380V左右,变低压设备总零线被盗,导致电压超出电器额定电压,很容易导致电器被烧。“如果正在使用电器,或者电器在待机状态下,都有可能被损坏。”该电工说,住户可以给家里安装带过电压保护的漏电开关,这等于多了一个保险措施,就算电压突然升高,也能避免电器受损,而且住户在不使用电器时尽量断开电源,如过发现电器有异常的响声、气味、温度、冒烟、火光,要先立即断开电源。

  记者拨打了95598国家电网官方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后他们多次接到该小区住户投诉,并调派相关人员前往现场查看,假如是客户内部问题,依据原则需客户自行处理,对于王马巷98家住户电器被烧坏一事,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希望住户在7个工作人日内拨打95598电话反映,并保持受损电器原样,不要私自触动,具体情况反映后24小时之内会有相关人员上门核查并作出回应。目前,住户已经向警方报了案。文/图 记者 冯保强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责任编辑:李秀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