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评论 正文
投稿

评论:以创新引领甘肃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2016-05-09 07:30:21 来源:中国甘肃网_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秀清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刘慧明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对甘肃来说,必须立足省情,以创新驱动知识产权战略,探索具有甘肃特点的知识产权强省之路。

  一、确定战略目标

  推进甘肃知识产权战略,首先要制定明确可行的发展目标,设计合理的路线图,排好数量和质量并举的运行时间表。《甘肃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知识产权制度基本完善,政府的管理能力和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法制环境进一步改善,知识产权拥有量有较大幅度增长,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比重显著上升,知识产权对全省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在谋划“十三五”期间甘肃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时,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按照“坚持改革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夯实工作基础,坚持市场化导向,突出产业特色,支撑中心工作,加大保障力度”的工作思路,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幅提升知识产权对甘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建成一批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强企。

  二、确立战略重点

  一是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促进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创造,激发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新潜能释放,鼓励群众性发明创造;二是推动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和知识产权广泛应用;三是加强关键优势领域、企事业单位和权利人知识产权保护,坚持知识产权合理使用;四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科学构建全省知识产权布局,加强各类园区知识产权工作,扶持民族地区知识产权事业,完善知识产权布局;五是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特别是,在确立知识产权战略重点的同时,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积极作为。2014年以来,甘肃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攻坚战,评定的58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通过采取聚集政策、整合财政资金、运用市场化股权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等方式,在技术创新和产品提升上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三、界定专项任务

  一是在石油化工、钢铁有色、装备制造、新型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技术领域超前部署,力争形成和转化一批核心技术专利和创新成果;二是制定和落实驰名商标奖励制度,引导企业增强商标意识,制定具有企业特色的商标竞争战略;三是扶持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广告设计、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产业加快发展,形成版权产业集群,完善版权质押、作品登记和转让合同备案等制度,拓展版权利用方式,降低版权交易成本和风险;四是建立健全地方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五是扶持植物新品种培育,支持农林科技单位和个人积极申请植物新品种权,鼓励设立规范的植物新品种权代理机构,加速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的技术支撑体系;六是在特定领域知识产权方面,建立和完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制定严格的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制度,建立健全民族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加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七是国防知识产权方面,加强对军工和民口配套企业、科研单位国防知识产权管理,增强对国防知识产权的掌控能力,促进国防知识产权向民用领域转移,鼓励民用领域知识产权在国防领域运用。

  四、落实保障措施

  一是继续推进知识产权兴业工程、兴企工程和强县工程,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试点示范城市、试点示范县区、园区建设为抓手,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二是强化政策法规执行,依法惩治各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三是完善知识产权市场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培育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五是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推动知识产权文化普及宣传,开展知识产权法制宣传。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落实知识产权行政工作责任制,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制度;二是加强宏观指导,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大力推进执法能力建设,加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继续开展“护航”“雷雨”“天网”等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协同建立执法合作机制;三是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分级设立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专项资金,政府项目资金优先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项目或产品倾斜;四是切实加强行政督促检查和社会监督检查。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_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李秀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