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月22日启动,到今天(27日)的座谈会召开,整个活动就要结束了,在紧张的六天时间中,行程超过2200多公里。一路的考察寻访,新的发现与亮点不断闪现,团队体现出来的合作精神也让人感动,作为一名考察团成员,作为一名深受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事迹感染,并在他们的精神熏陶中长大的人,我将自己参加考察的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是本次活动的策划站位高、视野广,在研究和挖掘路易·艾黎、乔治·何克和“工合”事迹,弘扬和实践艾黎精神,促进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助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助力即将召开的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具有前所未有的开创性。
二是考察团成员的选择上体现了老、中、青,宣教研的结合。既有资深的高校研究专家,也有我们基层的工作者和路易·艾黎的物质财富守候者;既有高大上的中国甘肃网、新华网甘肃频道、兰州晨报、西部商报等中央、省级媒体,也有我们的县级媒体,体现出一种研究探索、媒体宣传、践行传承上的层级互补性。
三是在考察团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张总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位考察团的成员每天必须有一篇自己的考察手记。作业布置下来之后,媒体的朋友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启动仪式刚刚结束,活动的新闻就已经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出去了,许多人就开始转发,现代媒体宣传的高效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这样的激励下,我们每天都有自己的考察感悟呈献给大家,让我们每一个同行者赏读。尤其让我感动的是王教授、董老师、朱老师凌晨已过,还在发稿。从这方面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这个文化考察团在工作效率上体现出行动的高效性。
四是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在没有路易·艾黎信息的两当县也找到了培黎学校的学生张宝中的线索;还见到了担任培校名誉校长长达14年之久的习仲勋校长英姿的飒爽雕像;在徽县考察团的到来唤醒了尘封的史料;意外地见到了当地生产的“工合”砖的实物,考察当地工合办的原驻地火神庙巷和当年的砖厂所在地;还见到了对路易·艾黎与当地“工合”情况有所了解的知情者。从这一点来讲,本次文化考察还具有探索发现性。
五是在整个考察当中,不论是我们的高校专家教授、高端宣传媒体的策划总编,还是我们一般的工作人员,都没有任何身份上的界限与隔阂,都融入到了路易·艾黎足迹的文化考察当中。大家都把感受及时在QQ群里分享,真正体现了路易·艾黎和“工合”“努力干,一起干”的精神,也更体现了今年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合作共赢”的核心主题。从这一点上讲,本次文化考察和寻访活动又体现出一种合作互助共赢的包容性。
当然,也是在本次活动中,尤其是和石部长、郑书记、董教授、朱教授的交流中,与张总编和王文元老师的攀谈中,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对路易·艾黎、乔治·何克以及“工合”的研究和各位专家学者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请在今后的交流与研讨中,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指导与帮助。
寻访路易·艾黎足迹文化考察活动为我们弘扬艾黎精神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愿我们在这个新平台,新起点上携手合作,将艾老的精神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实现合作共赢!
作者:山丹县艾黎纪念馆宣教室主任 赵谦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