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投稿

寻访路易·艾黎足迹文化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但友谊已经生根发芽

2016-04-28 11:31:00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刘姗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中新英三国青年“重走艾黎、何克之路”文化考察活动

寻访路易·艾黎足迹文化考察活动

  今天是文化考察活动的第六天,也是计划中的最后一天。如大家所盼,在活动收官的地方更加隆重。昨天抵达时县长与宣传部长的等候让大家很是感动。中午分管文化的县委副书记又来为考察团送行。这是县委、政府对本次考察及弘扬艾黎精神的重视,也是对加强文化交流方面决策层智慧的肯定。

  座谈会预定在九点半召开,参与的人员除了考察团的成员,还有我们宣传部的部长带领一名副部长参会、另外有培黎学校的代表。艾黎文物陈列馆的馆长王自刚老馆长等。座谈会由中国甘肃网的张振宇总编主持。大家依次畅谈了对艾黎的认识,杨部长虽然来山丹时间不长,但对艾黎的情况掌握的很清楚。王自刚老师的发言娓娓道来、又饱含深情,说到动情之处,还声情并茂,既是掌故,又是趣事,让我们很长知识。当谈到县委政府决定在新馆建成搬迁后,将保留原有的陈列馆建筑和图书馆建筑,老人像孩童一样发出了开心而朗朗的笑声,还要把激动人心的消息与李建平会长分享,与培黎的校友们分享。老人讲到了艾黎亲自给他买的帽子、送他的放大镜、艾老的遗嘱以及给他的照相机等。艾黎纪念馆建成后,捐赠给山丹县。这让城市学院的石部长一行羡慕不已。王老为了弥补他们的遗憾,承诺将复印件或者印影件传给他们,在城市学院艾黎博物馆布展中作为展示。董老师表示可以在文物研究方面给成列馆提供帮助。朱玲老师把这几天的行程撰写在一副对联之中:

  五日经三季历两水纵横东西,

  三地尊艾黎念何克一带一路。

  向我们有奖征集横额。这个女团员不仅有才,而且很有趣。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在座谈会期间,兰州晨报的王文元老师溜号。他去了四坝滩寻访艾老发现的四坝文化,还趁机捡了一些散落的陶片,按照余秋雨先生的说法应是一些文明的碎片吧。这也符合这个文化学者的性格。他还顺便去了大佛寺,看了全国最大的室内泥胎贴金座佛,不知他有何想法,只能等着赏读他的大作了。接下来是送别,这是我最不想写的,但又是不能不写的。大家都很依恋。首先是拍照,集体拍完又分别拍,大家都说些语无伦次的告别话。最高兴的是领队的张总决定把本次考察的队旗留给我们,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兰州城市学院的郑书记又提议在队旗上签名,李书记、杨部长和我们全体考察队员都在上面签了名,这不是简单的签名,是对本次文化考察的见证,也是对更深更远的艾黎精神的弘扬,丝绸之路文化的交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落实的推进和启动,我们期待通过本次文化考察,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弘扬艾黎精神的行列,加入促进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行列,加入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行列。当然,不仅是限于本次考察团队的成员,渴望省内的、国内的、新西兰的、英国的、丝绸之路沿线的和“一带一路”沿线的人们都加入艾黎大爱无疆的国际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艰苦创业精神的弘扬,加强交流,最终实现不同层次的合作共赢梦想。 

  作者:艾黎纪念馆宣教室主任 赵谦玺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刘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