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挥后发优势谋求产业升级
——崆峒区以社会资本发展壮大苹果基地
崆峒区以“适宜区全覆盖”、建设全省优果基地为目标,主动适应现代果业发展新趋势,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果业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由平凉市高科农林公司组织实施的苹果无病毒矮化密植苗木繁育及示范项目,有望实现苹果产业新突破,推动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发展。
在崆峒区白水镇一处日光温室内,工作人员正在为作物浇水。营养钵中的绿色幼苗还不到1寸长,但已显示出勃勃生机。平凉市高科农林公司行政总监景子皓说:“我们培育苗木的基砧采用八棱海棠,幼苗是今年3月份播种的,5月份即可移栽大田嫁接,2018年我们公司的苹果树苗即可上市。”
苹果产业是我市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截至2015年底,全市栽植面积已达260多万亩,而且还在以每年20万亩以上的速度增加,但市内尚无规模化育苗基地,新植果园多从山东、陕西乃至国外采购树苗,品种、质量的参差不齐以及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全市苹果产业的发展。
从2015年开始,平凉市高科农林公司先后在崆峒镇、草峰镇、白水镇流转土地3000亩,建成矮化自根砧及矮化中间砧育苗基地500亩,建成苹果示范园2500亩,建成国家级标准实验室1座。
实施这一项目前,公司组织人员考察了全国各地多处苹果产业基地,认真听取、了解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经过科学论证,公司采用了中国农业大学韩振海教授的科技成果《组培返童全光弥雾绿枝扦插技术繁殖苹果矮化砧木自根砧苗木》,这一技术历史性地突破了苹果矮化自根砧苗木繁殖的技术难题,使得大批量、工厂化、快速生产无病毒苹果矮化自根砧苗木成为现实,且大苗进入生产环节后其抗逆性(抗旱、抗寒、抗病)显著提高。
公司在新植苗木时,按株距1.2米行距4米栽植,采用格架设施对树苗进行固定约束,促使树苗按标准生长。在行间种植能散发有机质的黑麦草,促进苹果苗营养均衡。在根部埋设以色列进口滴灌设备,通过水肥一体实现精准滴灌,最大限度发挥肥料作用。叶面肥和农药采用机械化作业,不仅喷洒均匀且节省劳动力成本,一台弥雾机可替代10多个人工作业。
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同时采用聘请农民务工的形式,让农民取得双重收益,带动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技术人才,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景子皓介绍,公司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占地2000余亩的北方苹果产业园,涵盖仓储、物流、创业孵化、技术指导、果品展示交易、农资交易几大功能区,整合资源推动苹果全产业链共同发展。
据崆峒区林业局局长张耀录介绍,为了强化责任意识,大力推行果园标准化管理,崆峒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果业开发,先后有28家公司、合作社投资近3000万元发展果产业。截至2015年底,全区建成果树经济林面积11.2万亩,其中新建SH中间砧矮化密植示范园5000亩。
记者 胥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