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正文
投稿

寻访路易·艾黎足迹文化考察活动行纪 第二天:冒雨离开兰州,跋涉600余公里,抵达两当

2016-04-24 09:53:25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仁青东智(见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寻访路易·艾黎足迹文化考察活动

  记者 王文元

  开拓者的路注定是艰辛的。即便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从兰州到陕西凤县的仍旧需要一天的时间。更无论1944年,路易·艾黎、乔治·何克带着学生,赶着马车队的西迁之路了。

  冒雨离开兰州,武山油菜花盛开一片金黄

  23日早上七点半,冒着春雨赶到兰州饭店时,中国甘肃网的张总一行人,早已等着我们了。此刻,考察团队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困惑。兰州的雨都这么大?天水到两当一带雨是不是会更大。

  到了八点钟,人到齐了,城市学院陈师傅的中巴车也到了。细雨依旧,顾不上太多了,将行李匆匆装上。陈师傅将车头掉过,考察团在车头前,展开队旗,留下了出发时的瞬间。

  从雁滩上高速,一路向东。过了榆中白虎山隧道群后,天渐渐地晴了,车上的人大多昏昏欲睡,可还有几位依旧在忙碌着,城市学院的王教授,讲各种掌故,甘肃网张总和城市学院宣传部石部长,仍旧商量今天的行程,究竟在哪里住宿?

  这是现代人所面临困惑。高速度的现代交通工具,缩短时空的同时,也将古人按站行走,享受自然的悠闲抛弃了。最终只能为现代的交通工具所绑架。由于陕西凤县和甘肃两当之间,距离大约三十多公里,对汽车来说,也就不到一个小时的行程。因而,有点纠结,直到过了武山后,才算是确定下来,今晚夜宿两当,明早进陕西凤县双石铺。

  新线索,纷至沓来,往事逐渐清晰

  天渐渐地放晴了,担忧之情,也渐渐消失了。中午十一点多,抵达甘谷高速服务区,算是停车歇息片刻,加水加油。考虑到今天,全力赶路,遂购买了菜夹饼和饼干在路上充饥。片刻后,一切齐备,就继续出发。谁知,却发现菜夹饼中的洋芋丝,有点过期变质。这真是非常令人郁闷的事,有的人已经吃了,有的人吃了一半,还有些人没吃。我挑了一个洋芋丝很少的,几口就下肚了,所幸没有大碍。出门在外,遇到这种情况,能怎么样呢?或者投入,或者自认倒霉。好在有网络,大家在车上,拍照的拍照,发视频的发视频,先发到了网上。不管有没有人过问,自己的权益总是要维护的。

  进入武山后,天气晴了,树木绿了,大片的油菜花盛开,在绿树丛中铺开一幅幅黄色画卷,真是漂亮极了。地形地貌,在从黄土高原向西秦岭山地的转变过程中,植被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东南而行过甘谷后,已经是遍地绿树,类似兰州初夏时的情景了。

  一路高速公路,等到下午两点多从徽县下高速时,已经是兰州盛夏时的风光了。一日之间,从兰州晚春,跨越到盛夏。气候在变化的同时,各路网友的支持却依旧不断。过了定西不久,发出第一条《寻访路易艾黎足迹文化考察活动行纪》:冒着小雨,告别兰州,从兰州饭店出发,开始了寻访之路。路易艾黎一个外国人,在抗战时期,在甘肃,以自己的力量,普及现代文明,推广职业教育,宣传中国抗战,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所作所为,令人仰望。师友们的反响各不相同,大部分人都非常支持。无论如何,他和工合组织,在抗战年代,给中国人民的帮助是无法忘却的。

  22日,书迷新声公众号以《寻访路易·艾黎足迹,我们出发啦,六天探访,精彩故事每天不断》为题,刊登了出发仪式消息。23日,晨报文体版头题也刊发这一消息。关注寻访路易·艾黎足迹文化考察活动的网友,不仅点赞给予支持,而且提供了各种建议和帮助。

  安宁区一位网友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他是路易·艾黎身前秘书王自刚的学生,建议我们去寻访王自刚,请他讲讲当年的故事。

  榆中金崖的朋友也打来电话,他们那里曾经是工合组织设立的一个点,可以过去看看。

  徽县传来消息,当地文化部门已经联系到一些知情人士,可以讲当年的往事。更多的朋友,留下祝愿,推荐沿途可以采访的两当兵变纪念馆、云屏山和唐代消灾寺等。这些地方,或许可去,或许时间有限,只能留待下次了。无论如何,我也只能尽力做好报道,以回馈网友们的关注了。

  微信实时报道,全程展现,考察团行程

  今天,发出了四条行纪,其二:冒雨出兰州,到榆中雨过天晴,武山境内,天高云淡,油菜花盛开。其三:车过祁山堡。其四,早上八点冒雨出发,春雨霏霏;下午五点抵达两当,春光明媚,山花灿烂……

  中午饭是在徽县下了高速公路后,在徽县城外,一个靖远羊羔肉的店里解决的。此时已经是下午三点了,一些饭馆已经处于打烊状态,唯独靖远羊羔肉点,尚能供应近20人的饭食。每桌2斤肉片,四个素菜,每人一碗面片,算是解决了午餐。店老板极其真诚,递给我们菜谱时说,他只会炒四五个菜,建议我们不要点其他的。他推荐了醋溜白菜、西红柿鸡蛋、洋芋丝、番瓜,这几个菜他很拿手。这真是一个可爱的老板,别人老板唯恐客人不点菜,他却限制客人点菜。果然,这几个素菜是他的拿手好菜,尤其醋溜白菜,不次于兰州某些大饭店的味道。民间有高人,韩愈说的,术业有专攻,说的就是他们。门门会,不如一门精,一个厨师,要求不高,能有三四个拿手菜,便可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了。其他行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夜宿两当,明月照大江,一条河流,一道风景

  徽县到两当,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中午三点多,在徽县街头匆匆吃过午饭,就擦县城而过,然后穿一隧道,抵达江洛镇。走分路口,直奔两当而去。此地已经进入了西秦岭的腹地南麓,地貌又是一变,路边几乎看不见黄土,入眼皆绿,高大的乔木,低矮灌木,花香飘散在山间的七里香,将这块土地完美地遮盖了起来。徽县和两当之间,要翻越一条高大山岭,山路虽然不陡,但有些窄,车只能缓缓地爬山。城市学院的宣传部长石虹是两当人,她是最好的向导。给我们讲两当的来历,讲两当的物产,讲两当的风土人情,尤其讲了一个:七个花季少女和七里香的故事,令人惊叹不已。两当县素有“秦陇之捍蔽、巴蜀之噤喉”之称,关于两当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我们也无法判断孰是孰非,只能简单罗列如下:其一,县内有两当水而得名,其二,县的西南有“两山相当”而得名”。其三,宋代县内有两当驿,正好处在汴京(开封府)到益州(今成都)的中间,两边皆是三十六程,故曰两当。长期以来,有水、山、古迹三种说法并存。还有一种说法是,当地穿一种汗衫,前后一般大,古得名两当。亦或曰,当地盛产某种特产而得名。两当县城,地处一个山弯,周围绿树环抱,负氧离子极高达8800,云屏高达30000多。据说,县城人口五万余人,是一个非常精致的小城。宾馆对面就是广香河。正值农历三月十八,晚上九点多,一轮圆月升上了天空,明月如轮,升起于东山之上,将整个县城轻轻地罩住。广香河两岸的街灯早已亮了,红色街灯,河面波光粼粼,散发一种,令人安然的寂静。城市学院的两位教授,意外地遇到了1997年时的学生。县委宣传部的小马,1997年就读于甘肃省幼儿师范,城市学院的王、董两先生曾为她们讲课。十余年时光,物早已经变了,人却依旧,师范并入了城市学院。师生遂失去联系,此次意外相逢,正是令人惊喜的很。明月如轮,东生西落,碌碌不知,一天时光将近。明天的太阳,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仁青东智(见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