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丽的童话,在这岩石王国诞生。一个千古不变的化身,就在这瞬间形成——喀斯特,你凝固成一座巨石。从冰雪覆盖的大海突耸而立,横亘在苍茫的西部。灵魂和肉体交错,独树着永恒的思想。
提到喀斯特地貌,大家往往会想起我国的西南,曾经的那边土地被大海所覆盖,经过亿万年的地质演变,海水慢慢褪去,岩石逐渐裸露在空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岩石经过雨水的洗礼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美丽的风景。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赞美的就是喀斯特地貌。而喀斯特也分很多种类型,桂林山水属于峰林喀斯特,桂林七星岩属于落水洞喀斯特,而我们知道的云南石林则属于溶沟喀斯特,四川黄龙属于钙华喀斯特。
抛开南方,提起北方来说,喀斯特地貌往往会被人们所忽略,不过在我国北方,也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喀斯景观,东北地区的代表是辽宁的本溪水洞,华北地区的代表是北京房山十渡景区。
而在我国西北,这种地形也有零零星星的分布,比如甘肃东南部的溶洞群落,以及甘肃南部的钙华景观。
甘肃东南部的陇南市被誉为“陇上江南”,这得益于这里地理气候的特殊性。
陇南地区属于秦岭的主要组成范围,西接祁连山脉东端,南临四川盆地,北靠黄土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样的复杂地理环境造就了形态各异的生态环境。
而喀斯特地貌在这一地区的表现形式则是落水洞喀斯特地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溶洞。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
甘肃的溶洞景观,最为著名的就是陇南的万象洞,而周边也分布着香积山溶洞、托河溶洞、白石崖溶洞等等,很多都是还未开发的处女地。
这些地方鲜为人知,没有受到破坏,却保存下来了最为美丽的景观。
万象洞位于陇南市武都区白龙江南岸露骨山汉王镇杨庞村的半山腰,距市区12公里.位列中国四大名洞之一。其规模之大,艺术价值之高,享有“华夏第一洞”的盛誉,号称“地下文化长廊”,又称“地下艺术宫殿”。
该洞己有2.5亿年的历史,是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的一处规模之宏大,艺术价值之高,可与举世闻名的桂林芦笛岩,肇庆七星岩相媲美。既具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灵秀。
万象洞形若苍穹的洞口。洞上方刻有民国时甘宁青检察使高一涵所书的“别有洞天”和赵朴初题写的“万象洞”等大字.进到洞内,是一个高大宽敞的大厅,就是第一景区——月宫。
洞口有一形如卧兽的巨石,正向一形似满月的透光石洞张望,好似“犀牛望月”,又像在审视出入游人。这里的钟乳石奇形怪状,光辉耀眼,或如旭日,或似晓月,或若云霞,或恰仙草放眼望去,处处奇珍异宝,花海果山,怪禽稀兽,五谷明代碑刻《游万象洞》明代碑刻《游万象洞》丰登,真是万象竞秀,名日“万象更新.”向前移动,美景层出不穷。
那由无数石慢组成的长约10米,宽约2.8米的石帘,自空垂下,名曰“石帘垂布”,重重敲击,迸发出雷鸣似的巨响。那宛如白玉雕就的五根石柱,俊秀挺拔,直指天穹,名称“五岳朝天”。还有从洞顶垂下的石钟乳,和地上茁生出来的石笋,垂直相接,相距不到0.3米,起名“天地交泰”,俗称“天针对地针。”
香积山位于麦积山正南面,“香积积雪”自古为一名景。此山因建有香积寺而得名。相传唐时香火极旺,与麦积山瑞应寺交相呼应,晨钟暮鼓此起彼伏,佛事鼎盛。明胡缵宗《与麦积山上人》诗中咏道:“南有香积寺,北有麦积山”
“山人拾瑶草,白云相与还”。香积山半腰处有一天然溶洞,名玉祥洞,洞内曲曲折折,或豁或幽,乳石悬垂,渗水湿人颈项,深不可测,极有旅游开发潜力。
这些溶洞据外国科学家探明还很深,目前探明及开放参观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很多景观都在逐年研究以及开发当中,每一次参观都会有不同的发现。
除了这两个溶洞之外,该地区还分布有其他大小不一的溶洞,很多都是开发了很短的游览线路,更多的需要科学家和地质工作人员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