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正文
投稿

【2016兰州两会】四项建议助力食品安全城市建设

2016-03-24 10:05:56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四项建议助力食品安全城市建设

  资料照片

  “市民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时值我市两会召开,不少市民通过本报微信公众平台反映自己关心、关注的话题,其中市民关注度的话题之一便是如何将我市建设成为食品安全城市。本报记者带着市民的心声,与部分政协委员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市民心声

  “我前段时间在超市买了两袋出自某大品牌的牛奶,牛奶一倒进锅表面上便漂浮着一些不知是什么的絮状物。”市民姜先生告诉记者:“像这类产品从外包装上看没有任何问题,但回家后却出现了问题,不知道问题到底出现在生产商还是销售商或者是买家身上。

  市民张丽娜女士来电向记者反映:“我在早市上买新鲜茄子,谁知洗菜时发现,泡在盆里的紫茄子颜色变淡了许多,真不知茄子是不是后期染色的。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市面上所有入口食品的全过程管控,让我们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建立食品全生产链追踪系统

  针对姜先生和张女士的遭遇,有委员指出,必须尽快在我市建立起食品安全和农产品生产链追踪系统。

  政协委员管海霞提出,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必须从产出的田间地头到售出的零售终端实施全程监管。如果此产品一旦发生问题便可将问题制止在萌芽状态,且可以及时查找事件的“原凶”,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管海霞对记者说道:“我国绝大多数食品源头都来自田间地头,首先就要对农田生产和畜牧养殖登记。其次就是对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工作流程进行严格管理监控,同时加工过程中如果需要采购其他材料也需要对采购时间、方式、地点等进行详细记录。最后对于生产完成运输到地的农产品和食物要进行详细的仓储记录。同时,在上述各个环节中都要确保有专职公证人员在场监督认证。”

  加强我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

  兰州市食品添加剂使用主要集中在牛肉面、火锅底料、加工肉制品等领域。但食品添加剂监管却一直面临一定的难题。为此政协委员刘朝提出了他的建议。“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引进有关行业企业,提高添加剂本地化供应比例。同时对市民加大食品添加剂知识的普及、宣传,引导广大市民正确认识和使用食品添加剂,保障市民食品安全。让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辨别、使用、食用不同类型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才能让市民吃的安心、健康。并且有关部门要加大检测、监管力度,准确预警不同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做到科学预警,监管有力。尤其要针对当前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使用随意性大等特点,出台针对性的举措,在产品显著位置明确食品添加剂含量、性质、性状、特殊人群等,做到百姓放心、安心。最后针对那些拥有祖传秘方等食品老店有关监管部门要因地制宜,鼓励他们积极主动采取申请专利等手段,明确相关知识产权,明晰有关使用成分,提高社会认可度。”

  食品安全重在监管

  “一定要让消费者全面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加强食品不安全源危害健康的宣传;强化信息披露管理,由合法的机构定期公布食品安全状况,及时提示消费者应注意食品不安全风险源。同时必须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尤其要加强对一些高风险的食品消费进行评估。高污染地区生产的农产品、小作坊加工的食品、地摊经营的食品等应成为重点评估对象。并且适时将市场机制与食品安全相挂钩,让食品安全的风险状况成为影响食品需求及其价格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必须使食品生产者重视食品安全性,对食品生产环节做好日常监测,及时公示信息,发挥品牌效应,便于消费者辨别。当消费者把安全性作为食品需求的优先决策因素时,政府监管、食品生产和消费三者之间就会形成推进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政协委员党瑞舫对记者如是说。

  给老百姓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市场环境

  想要建立起安全放心的食品市场环境,政协委员林建平认为,“食品安全关乎民生,是一件大事,想要做到安全放心的食品市场环境必须强化食品安全分段监管工作中的协调与配合。确立分工负责和统一协调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和食品检验机构等技术资源的共享。且由卫生食药部门不定期地统一对外发布信息。并且,对于集贸市场、大型超市等监管力度相对薄弱的消费终端配备快速检测设备使其快速自检获得初步筛查结果。另外对于食品加工企业,一定要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加倍的教育与培训,树立起他们对食品加工规范、食品卫生规范的诚信理念。同时,还要实行奖励制度,鼓励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对食品安全问题及时举报,对举报属实的人员进行奖励,最终给市民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市场环境。

  记者 王晨旭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