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设绿色低碳新兰州
报告摘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让兰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让全市人民呼吸上更加清洁的空气、喝上更加放心的水。全力推进“一号民生工程”水源地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建成。编制城市生态水系规划及实施方案,建成南北两山水系连通工程,启动河洪道整治和景观建设项目。按照202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制定碳排放达峰实施方案和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启动低碳城市管理云平台建设。申报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范围。启动水权交易试点工作。实施一批低碳重点项目。
解读:在“十二五”收官之际和“十三五”开局之年,让兰州老百姓最兴奋的两件事莫过于兰州在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获得“今日变革进步奖”和荣登“中国10大幸福城市”,可谓“双喜临门”。这两项大奖的背后,离不开我市铁腕治污的力度和对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决心,通过联合各方力量、凝聚各方智慧进行攻坚克难,让这个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今年兰州市将一鼓作气,从治污向低碳城市建设转化和提升,因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一个新词“绿色低碳新兰州”,它不仅是今年兰州的一项巨大“民生工程”,也将会成为兰州的一张新“名片”。
五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
报告摘要:对照中央和省上的新政策、新措施,修订完善“1+21”精准脱贫政策。抓好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实行“853”挂图作业,做到平台建设“八个准”、村级作战“五张图”、贫困农户“三本账”。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持续加大富民增收产业扶持力度,强化劳动力转移培训。打造“百片千村”工程,积极稳妥推进七里河黄峪村等易地扶贫搬迁。市级财政为每个村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建成150个小康达标村。
解读:我市的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六盘山片区,这里集“老、少、穷”于一体,干旱缺水、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普遍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条件十分恶劣。从2013年开始,我市通过采取层层分解任务、“支部+协会”的创新带动、严格制定扶贫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措施,每年实现10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到去年实现全市整体脱贫的目标。今年,我市在巩固提高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将全力推进小康建设。同时,一个扶贫的新举措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即——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通过这个系统,不仅可以解放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精力,而且为精准扶贫提供了科学化的数据支撑和依据,将对返贫的群众进行彻底的脱贫,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保障。
六推广“互联网+养老”模式
报告摘要:今年建成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开工建设第二社会福利院和40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新增床位2000张。统筹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互补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新建医养结合养老项目1个。加快推进榆中定远华龙证券养老产业项目建设。推广“互联网+养老”模式。抓好全国养老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解读:是否老有所养?这不仅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幸福指数的标准。2009年,我市在全国首创虚拟养老院,通过一部热线电话、一个指挥平台、一批加盟企业的有机结合,使老年人不用去养老院,在家便可享受到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养老服务。为了给孤寡老人养老提供更多的便捷,我市逐步从虚拟养老向智慧养老迈进,依托大数据和三维数字中心,提升“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试点探索智慧养老,并进一步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互联网+养老”模式,成为一大亮点“民生工程”,此举将养老和互联网有效结合,不仅可以给独居和孤寡老人提供更快、更便捷的养老服务,在探索和创新中还会走出独具特色的养老模式,当然,还将进一步提升全市老百姓的幸福感。
七建设物流集散大枢纽
报告摘要:全力推进兰州国际港务区建设,基本贯通区内10条道路,加快国道309线港务区段建设,基本具备引进企业落地条件。建成保税物流中心(B型)、陆港联检中心和多式联运中心,争取设立兰州铁路口岸。完善中亚、中欧铁路货运班列运营机制,力争打通面向南亚的铁路货运班列,构建国际货运班列编组枢纽。同时,强化国际产业对接合作。积极推动中哈产业园、中韩产业园建设,加快打造对外加工基地。鼓励和支持市内大企业向外拓展业务,通过跨区域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发挥兰州新区向西开放战略平台功能,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对接,引进与我市产业结构具有互补性的资源、能源、技术和关键设备,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解读:兰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核心节点城市,铁路货运集散能力强,拥有国家12个路网编组站之一的北编组站,国家33个一级铁路物流中心之一的东川货场,以及国家二级铁路物流中心——兰州新区物流园。随着西客站、北编组站、东川铁路物流中心“两站一中心”、“三足鼎立”构架的形成,兰州铁路“大枢纽”格局全面形成,未来将有11个方向的客货列车在兰州枢纽交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物流集散大枢纽的思路,将激活丝绸之路节点城市经济腾飞的脉络,不久“大兰州”的形象将出现在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