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正文
投稿

兰州手工木雕手艺人陈世三:一把刀将岁月精雕细琢

2016-03-16 09:08:03 来源:中国甘肃网-西部商报 作者: 责任编辑:金琼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手工木雕 一把刀将岁月精雕细琢

不拘一字一形,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陈家的“传家宝”手工木雕工艺品

坚持纯手工木雕传统技艺

  陈世三最大的心愿就是将“百体篆书千字文”雕刻在126块木板上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丁凯摄

  伴随着刀锋顿挫在木板上的声音,世间百态、文人墨宝便通过手工木雕匠人的双手镌刻到木质板材上,成了楹联、牌匾、门窗、家具,民俗和人文历史由此得以独特保存。虽然电子雕刻快捷简便渐成现代社会的主流,但是兰州手工木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陈世三却依然坚持做传统工匠,手工雕琢每一个作品。在他看来,虽然科技发展,但是电子雕刻依然不能像手工雕刻那样在细节处展示艺术的神形,更不会体现出雕刻工匠的匠心。于是,虽然寂寞、虽然耗时费力,陈世三坚信自己的坚持会成就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术。

  西部商报记者 宋芳科 都一鸣

  代代相传 雕刻工艺曾受范曾先生肯定

  走进陈世三先生在兰州西固陈官营的家,显耀位置摆放着一副“金石可镂”的牌匾。身为一名传统木雕工匠,陈世三从业以来雕刻过无数牌匾,而这块牌匾上的字是著名文化大家范曾先生亲笔题写。说起渊源,还有一段小故事:2003年,范曾先生的一位朋友邀请他为范曾先生的“兰之馨”题字刻牌匾。他刻好后这位朋友将作品发送给范曾先生,范曾先生看后,十分肯定雕刻工艺及字的神韵,欣然挥笔写下“金石可镂”四个字!受到文化大家的肯定,陈世三视其为最大的鼓励,遂精心雕刻悬挂家中。

  工匠的荣耀悬挂到显要位置,传家的珍宝更要谨慎保存。由于我们的到来,陈世三从书房拿出一包木雕花样,这有他传承的匠史,更有兰州民居雕花的百态,细细把玩堪称是兰州民居生活的活字典。或许在市井之中,城市发展钢筋水泥的都市已让古老民居难以容身。但是陈世三家传下来的木雕花样却完整保留了兰州曾经的门窗花样和家具雕花。一幅《八骏图》将神形各异的八匹马雕刻得别具神韵,虽然没有文人画中慷慨俊朗的骏马格局,却因多了一份生活的滋味更为民间所乐道。而其他各式花样也各有寓意,诚如葡萄与松鼠构图寓意多子多孙,猴子坐在马背上的构图寓意马上封侯。在这一幅幅木雕样本中,都有着来自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寓意。陈世三说,祖辈们雕刻这些东西是有寓意的,所以在木雕匠人中间一直口口流传着“刻花要吉利,才能合人意;画中要有戏,百看才有味”的口决,正是对民俗的尊重。

  这些被陈世三视为珍宝的雕花样本,是他从父亲陈宝湧手中接过来的。陈宝湧先生曾担任过兰州红星木器厂厂长,是一名出色的木雕匠人,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是他将木雕雕花技艺和传统牌匾雕刻进行了融合创新。1973年,陈宝湧先生辞世前,念念不忘的是让儿子陈世三好好传承这项手艺。陈世三说,实际上他爷爷陈万庆也是一位雕刻工匠,这些花样就是爷爷传给父亲的,这样代代相传到了他手中。虽然手工雕花门窗、家具已不是市场主流,古民居的雕花更是难觅踪影,但是只要这些图样还在,想雕刻依然有迹可循。

  考验手艺 在寂寞中雕刻时光

  从17岁入行传承家族木雕技艺,陈世三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艺术人生。面对一个受到现代科技冲击的时代,传统手工匠人对梦想的坚持源自他对这门艺术的认知。就如这个不被世人熟知的低调工艺一样,陈世三的工作室也深藏在市井之中。办公区里除了一幅幅雕刻的牌匾外,匠人的工具也非常吸引眼球,从小雕刻刀到大雕刻刀工具共20多把,整齐地一字排开,由于常年的雕琢使用,手柄处已经磨得光滑。

  陈世三说,由于他偏爱书法,所以雕刻的楹联、牌匾较多,但是只要有需要,雕花工艺总可以让匾额锦上添花。传统匾额的制作要经过设计、喷绘、描绘、雕刻、喷漆、装裱。其中雕刻最考验匠人的手艺,其间从运刀、镌刻的凹槽深度、宽窄,笔画中的一点一捺,都大有讲究,只有处理得当,才能游刃有余,使得原作的风貌、笔墨的韵味得以实现。至于下刀镌刻的力度如何,那只能凭匠人的自我把控,大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这就好比好的匠人雕刻的作品从来都不镌刻自己的名字,却依然被懂行的工匠识别,其实一笔一划之间早已有雕刻者独特的韵味。

  强烈的成就感总是伴随艰辛的付出,想留下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就要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努力。陈世三粗糙的大手上长满老茧,他说这就是他自己最好的代言。在陈世三的眼中,作为工匠,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在享受寂寞。一个三字匾额的雕刻少则半月,多则一月。一点点雕琢凿刻每一下都不能着急,只有耗得起时光才能成就值得留恋的作品。

  这些年,陈世三雕刻完成了启功、沈鹏、赵正等名家的近百块书法家题字刻匾。在匾额上镌刻的永远都是题字者的名字。陈世三说传统意义上有些雕刻工匠会在匾额背后留下字号,但是他没有。雕刻工匠有时候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因为他们早已将创作中寂寞的考验当做享受。

  对话

  现代工艺无法取代传统工艺的神韵和风骨

  记者:陈老师,在电子雕刻的时代,您为何还要坚守传统工艺?

  陈世三:用机器雕刻貌似线条流畅了,但却流于形式,看起来死板且没有创意,失去了神韵和风骨。我根据多年的雕刻经验总结了十个字来形容木雕技艺和手感,即:浓淡枯湿润,血肉筋骨气。这个是现代工艺无法取代的。

  记者:陈老师,您最近在创作方面有哪些设想?

  陈世三:在祖传的珍宝中,还有一本留存的“百体篆书千字文”古本让我爱不释手。由于喜欢书画的缘故,我一有空就钻研这本祖传宝书,希望能给自己的雕刻艺术带来启迪。在这本书中有一种神奇的蝌蚪文,这种文字其实在兰州白塔山白塔寺院内的碑文中有所体现,估计大家都未曾注意。现在我有个愿望,就是要将这本祖传宝书通过木雕技艺雕刻出来。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西部商报 责任编辑:金琼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