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正文
投稿

【关注3.15】轻信电视购物 老人哭诉:我的1万多元打了水漂

2016-03-14 08:54:56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刘姗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2016年“3·15”

  原标题:轻信电视购物买来“药品”没疗效仔细看才发现是“健”字号

  老人哭诉:我的1万多元打了水漂

  赵奶奶购买的“药品”

  中国甘肃网3月14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记者 李莉 文/图) 市民赵文华(化名)老人自2014年8月到去年年底,通过电视购物渠道,购买了一款专治膝关节炎的药品,使用许久却不见起效,感觉上当受骗了,1万余元的治病钱打了水漂。赵奶奶想退还剩余药品,对方却称再缴纳4000元“出院费”才肯退款。3月11日,家住南河嘉园的赵奶奶向晚报求助。

  市民:电视购物被骗治病钱

  3月13日,记者来到位于南河嘉园的赵奶奶家,赵奶奶早已将从电视购物节目中购买的药品摆放在床上。记者粗略统计共有7种药品,而在这些药盒上的批准文号处只标有“豫健准字”,均无国药准字批号。

  赵奶奶回忆,2014年8月她在外省卫视的一档电视购物节目中看到一个自称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古方膏熨研究中心”合作治疗膝关节炎的广告,按照对方要求订购了一款价值2000余元膏药贴,但赵奶奶收到的15盒膏药贴数量,与广告中承诺的22盒相差7盒。赵奶奶拨打电话询问,对方以“花1000余元购买配合治疗药水”为由,答应顺带将剩余的药膏贴寄给赵奶奶,可第二次收到货后依然没有给齐膏药贴数量。赵奶奶按照疗程使用许久后并没有起到任何治疗效果,于是第三次联系对方,对方又要求赵奶奶继续购买2000余元的配合治疗药水。赵奶奶再次轻信对方并打款给对方。至此,3次打款总共达5200元,但没有起到任何治疗效果。赵奶奶根据药盒上的联系方式联系厂家才得知,原价200多元一瓶的药水,出厂价仅40元左右。赵奶奶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上当受骗。

  去年年底,该公司打电话以“为老人申请国家扶贫款报销80%的医药费”为由,再次诱骗赵奶奶购买药品。赵奶奶说:“我因为心脏不好,在这里安装了一个心脏起搏器,每月的退休工资不仅要给自己看病,还要抚养11岁的孙子,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听他们说能报销医药费,我又一次跳进了他们的陷阱。”赵奶奶原以为能得到补偿,结果4次打款后又被骗走6250元,而收到的4种药品中,一种是针对治疗糖尿病的药,而另一种名为“远红外消炎镇痛贴”的药盒上,禁忌处明显标注“金属异物局部及心脏起搏器局部及附近禁用”。赵奶奶抹着眼泪说:“他们知道我身上安装了心脏起搏器,还给我寄这种药,分明就是为了骗钱。”至此,从2014年8月至去年年底总共被骗11450元。“我随后向北京市消协寄信反映我被骗的遭遇,并写明了这家骗子公司的地址,结果北京消协回信告诉我说地址不存在。”赵奶奶说:“为买这些药已经欠下别人6000元的欠款,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市消协:消费者需保持头脑清醒谨防受骗

  对此,市消费者协会提醒老年朋友购买保健食品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擦亮眼睛,不要落入不法商家的促销“陷阱”。

  要警惕各种以养生讲座、邀请旅游等形式推销保健食品的行为。购买保健食品应仔细辨明国家食药监部门的批准文号,俗称蓝帽子,通常其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ХХХХ】ХХ。看清楚产品的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以免花冤枉钱买回不适合个人甚至起反作用的产品。此外,确需购买保健品,特别是需要花费大额款项购买的,务必要先与子女家人协商。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责任编辑:刘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