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定西 正文
投稿

定西市通渭县技能培训成为助农学技致富“金钥匙”

2016-03-07 08:53:18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刘姗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2016甘肃春耕生产进行时

  中国甘肃网3月7日讯 (通讯员 赵世军) 定西市通渭县把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相结合,采取农民“点菜”、政府“买单”的方式,着力用足用好技能培训这把“金钥匙”,有效助推了农民学技致富。

  “身有一技之长,不愁找不上工作和致富门路。”新景乡料滩村村民任军武说。任军武前年开春报名参加了乡劳务办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然后去青海打工,不到两年挣会10余万元。他去年年底返乡后,凭着学到的修理技术,在乡街道开起了农机具维修铺,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王金丽是李店乡李店村的种养殖大户,她从养殖奶牛到肉牛,从养殖普通牛到良种牛,从养殖三五头到数百头,从单打独斗到吸纳社员300多户组建金丽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专搞养殖到坚持以种促养、以养带种,再到带动合作社社员家家户户都养起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无不受益于多次参加县乡村举办的种养殖业技能培训。王金丽颇有感触地说,金丽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组织开展的技能培训,通过参加一次次的培训,我们掌握了饲养技术和疫病防治要领,才逐步实现了肉牛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标准化规模养殖。”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通渭县被列入“国家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该县整合培训资源、拓展培训范围、搭建培训载体,不断加强种养殖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有效帮助农民学到一技之长,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该县“十二五”期间培训农村劳动力45.6万人次,输转劳动力69.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66.9亿元;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富民产业持续壮大增效;中药材种植面积由1.26万亩扩大到6万亩;建成以苹果为主的林果基地12.9万亩,累计达到15万亩;建成规模养殖场(小区)359个,牛、羊存栏分别达到5.45万头、17.06万只。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刘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