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博文
2016年2月8日,春节,在这万家团圆,共享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的时刻,我们决不能忘记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长眠于湘江的革命前辈。
湘江这条哺育了万千英杰的河流,承载了无数历史的变迁,82年前,中央红军在这里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也是在这里,五万烈士在河畔长眠。
如今的我们,走在这风景如画的江边,享受太平盛世,已经很难想象当初“湘江血战”的惨烈。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是关系到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当年的烽火狼烟,如今已淡去成了冉冉的炊烟;当年前赴后继的战场,如今成了绿油油的稻田。八十余年的岁月,默默地流淌着,湘江血战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没有因为岁月流逝而随波飘去。
来到战场旧址,我听到一个“三年莫食湘江鱼”的故事,说红军突破封锁线之后,当地的老百姓三年都不吃湘江里的鱼了。在那个“民以食为天”的饥荒岁月,朴实的山民都不肯食鱼果腹,可见那时的战斗是多么令天地动容,可见这条江水给人心里是多么沉甸甸的忌讳。更有甚者,我还听说历经五天的惨烈厮杀之后,这个风景秀丽的人间仙境,连江水都不能喝了。“我过江的时候,是保护中央机关纵队从界首下游的文市渡河,当时只听到枪响,没见到战斗。但是,我却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湘江水,是红的。”一个老红军回忆起往事,语气里都带着那么一股悲壮。
整个旧址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渡江指挥所。这座简陋的小屋,其实就是一座破旧的祠堂,没有排场的大门,也没有精致的雅间和休息室,但就是在这里,彭德怀指挥千军万马突破了数倍敌军的围追堵截,身处逆境,从容不迫退强敌,这才是共产党指战员的本色。
当年的战场处于湘江上游,蜿蜒的江水穿过湖南汇入长江,最后奔腾入海。我想烈士们的信仰,也应该随着江水,汇入了人民心里的汪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由于这两万五千里的播种,为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做了最好的铺垫。
带着崇敬的心情,我从指挥所旧址来到了红军烈士陵园。烈士们墓前还摆放着花圈,看得出有人来过了,说明人民不曾忘记,历史也不会抹去他们的丰功伟绩。在通往烈士陵园公路的两旁民宅,我看到老乡们挂满了过春节的腊肉、腊鱼、腊鸡以及各种年货。也许,烈士们会感到欣慰:我们牺牲性命换取了今天老百姓的丰衣足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不忘告乃翁”,现在,我们的中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的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缅怀先烈,继承他们的理想,立足自己的岗位,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共同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