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临夏 正文
投稿

临夏州“十二五”发展成就回顾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篇

2016-01-06 09:39:24 来源:中国甘肃网-临夏民族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雷轶涵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强基础建小康

  全州“十二五”发展成就回顾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篇

  新年伊始,家住东乡县河滩镇大塬村的马占林老人,早上搭乘通村班车去20公里外的永靖县城办事,返回时顺便买了几样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到家正好赶上做午饭的时间。

  “现在我们农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村村通了水泥路,住上了砖瓦房,吃上了自来水,日子和城里人没啥两样!”马占林乐呵呵地告诉从兰州来的客人。

  马占林老人所感受到的,正是我州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给群众带来的实惠。

  这一切,得益于“十二五”以来州委州政府对城乡基础设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扶贫攻坚、基础先行给城乡面貌带来的巨大变化。道路打好发展基础隔山的亲戚甭嫌远,隔水的人家不做亲。这是以前流传在刘家峡库区岸边的永靖、临夏、东乡和积石山县农村的一句话。如今,折达二级公路的建成通车,把永靖、东乡和临夏县连为了一体;永靖、东乡、临夏和积石山县沿黄快速通道的即将开工,使“条条道路通天下,隔山隔水都不怕”的佳话将成为现实。

  家住永靖县城的孔令伟,在康乐县上班。这两年,康乐县到和政县的二级路、和政县至临夏市的高速路、临夏市至永靖县的折达二级路的先后通车,使他和父母通过电话后启程,两个多小时就到家了。退休在家的父母很惊讶:“没想到这么快就到家了!”

  临夏自古是商贸重镇、交通枢纽,然而,交通的滞后,让商贸的发展黯然失色。

  要想富,先修路。“十二五”期间,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道路建设,建设规模之大、项目投资之多,创自治州交通建设史上的新高。据统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44.5亿元,是“十一五”总投资59亿元的2.44倍;全州公路总里程达6694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2150公里……

  “十二五”期间,临合高速公路和兰州(新城)至永靖沿黄一级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双城至达里加高速路已开工建设,使我州与兰州、临洮、甘南等周边地区实现高速连通,永靖与兰州也实现了高速连通,临夏与青海将实现高速公路联网,为临夏成为青海连接兰州、成都的桥头堡和交通枢纽奠定了基础。

  “十二五”期间,境内折桥至达川、锁南至折桥、临夏至大河家、临洮至康乐至和政、河州大道等二级公路的建成通车,实现了州府临夏市与各县的二级公路连接,各县均进入以临夏市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

  “十二五”期间,兰合铁路开工建设,临夏北塬机场前期工作正式启动,正在进行机场选址工作,标志着我州主要依靠公路运输的单一交通运输方式实现了新的突破,以公路运输为主,水运、铁路、航运为辅的综合运输体系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十二五”期间,实现所有乡镇通四级以上等级油(水泥)路,10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全省提前2年实现了100%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

  交通条件的改善,让我州城乡群众出行不再难。而在广大农村,公路修到哪里,那里的经济就活跃起来,吸引外地客商走村入户,昔日偏远的农村交易市场活跃了起来,带动农民持续增加收入。

  水利谱写小康篇章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吃水难、水质不安全是长期困扰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制约因素。如果不能解决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全面建成小康就是一句空话。水是生存的命脉。长期以来,临夏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与群众用水困难却形成鲜明的反差。

  对此,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农村水利工程和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在“1236”扶贫攻坚行动中将农村饮水工程作为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

  “十二五”时期,总投资7.15亿元的引黄济临供水工程建设、总投资4.64亿元的刘家峡库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总投资4.06亿元的黄河干流临夏段防洪治理工程、总投资3.8亿元的积石山引水工程和总投资2.2亿元的永靖县刘盐八库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1.79亿元的康乐县鸣鹿水源工程和总投资5.78亿元的和广城乡供水小峡水源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十二五”时期,以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防汛抗旱和江河主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为主的水利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共组织实施了465项重点水利项目,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9.95亿元,解决了82.3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6%,新增灌溉面积2.0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62万亩,新建加固堤防322.12公里,完成了临夏州深沟、康乐县药水等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3.55平方公里,新修梯田70.68万亩,新增小水电装机17.91万千瓦,建成了国家、省级、州、县联网的4级信息共享平台,初步形成了以供水、灌溉、防洪、发电、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为主的水利体系,水利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住房诠释发展理念

  千年古河州,今朝最好看。“十二五”期间,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的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

  临夏市在短短几年间,城市面积扩大了一倍多。穿城而过的大夏河曾经被形容为“穿着褴褛,呻吟着流淌”。如今,大夏河沿岸成了临夏市最亮丽的风景,一江碧水与现代化的建筑遥相辉映;十里牡丹长廊,景色耀八方,清香传千里。八坊十三巷建设、红水河的改造等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锁南坝——被誉为高山顶上的太阳城,灾后重建的新县城,以独特的建筑风格,饱含了东乡民族文化元素;临夏县也告别了没有县城的历史,一座“三龙戏珠三关口,远山近水皆入城”的美丽新城,矗立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地带;情一样的深啊,梦一样的美,是山城呀是水城,山环水绕永靖的城。永靖新县城已经成为最宜居、宜游、宜业的中国名县城。

  还有康乐、广河、和政和积石山四个县城同样成了宜居之城。

  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和政县松鸣镇、广河县三甲集镇、康乐县莲麓镇等10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镇。如今,每一个镇紧紧依托资源优势,都建成为功能齐全的新型小镇。

  “十二五”期间,积极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改善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全州累计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12.48万户。

  “别了,那窑洞;别了,那危房;别了,那小平房。”“十二五”期间,这是临夏人民听到最多的声音,是城乡最和谐的旋律。(记者 赵怀斌)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临夏民族日报 责任编辑:雷轶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