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故人·网络寄哀思】没有爷爷奶奶的清明节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千里之外,老家东山深处坟冢里的爷爷奶奶,一定又在翘首以盼吧?就像二十多年多前,儿子纷纷远离故土,或背囊谋生,或负笈求学,尚在人世的爷爷奶奶每天在家望眼欲穿一样。
每年回到故乡,我都执着地要去二老墓前打个招呼,絮叨这段离别日子的种种。如果二老还能回答,真想问,你们在那边过得好吗?
俗话说,祖孙辈,隔代亲。于我,尤为如此。
90后同龄人,大抵有类似的经历。跟随爷爷奶奶长大。祖孙老小相依为命,累月经年,“隔代亲”更深几许。
爷爷奶奶——我生命中最疼爱我的人,却终究成了回忆里的那个人。那个人活在记忆里,却消失在生活里。想念如果有声音,恐怕早已震耳欲聋。成年人的悲伤啊,就像喝下的烈酒一样,后劲太足。爷爷奶奶曾陪伴我走过生命的一段旅程,却在某一个时刻,像仿佛从来不曾出现过一样,悄然离去……
亲人离去,活着的人大概最害怕的就是团圆的日子,别人都在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欢声笑语中度过,失去二老以后,每一次过节,心底的伤痛都会再一次被用力撕扯开来。二老去世后,我们再没怎么回老家,只有过年的时候回去,平时家里都由三爸照看,没了爷爷奶奶,我这个游子的岸也便没了。
看到曾经熟悉的生命走到尽头,记忆中与之一同经历的坎坷与幸福,在撕心裂肺的哭声中再次浮上心头。人最难割舍的感情,肯定非亲情莫属,血浓于水的纽带关系,就算是阴阳相隔,也是无法抹去的儿时记忆,也无法撼动心里的那一份痛。
那些朴实岁月里,我们承欢膝下,总能得到无微不至的疼爱。回眸爷爷奶奶带给我的美好回忆,仿佛这一切都是匆匆一瞬。眼前的我渐渐长大,而曾经照顾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走了。饱含的爱却有着无法细致的刻度。
爷爷奶奶操劳一辈子,田里地里,风里雨里,没少挨穷吃苦受累。
从我小时候有印象起,爷爷就总是闲不住。老家的小院子里种树,在河滩上种了好多菜。闲下来的时候,他就叼上那一根长旱烟,盘腿坐在炕上,和邻里聊天。在那里坐着,就是他最轻松快乐的时候。
以前我总觉得爷爷因为一生都没有走出过小县城,因此什么都不懂。长大后才发现,爷爷的精神世界丰富的很。他给我讲他年轻时的故事,讲到开心段的时候,眼睛都在发光。
爷爷兄弟三个排行老三,解放之前,爷爷的一个哥哥被抓走当壮丁,从此再无音讯。爷爷成人,子女多且年幼,个个嗷嗷待哺,过去每逢饥荒年景,家里壮劳力少。勤劳爷爷只好在外修堤、筑路、挑土平了很多河滩地得以养家糊口。
爷爷走的那天正好是周末,下午还喂了几勺白开水,我叫爷爷时,爷爷的眼睛扑闪了几下,他一定是听清了吧。
长辈们给爷爷选的墓地就在老家的东山上,我站在山上,眺望眼前爷爷生活了87年的村庄,心里难受到无法呼吸。我替爷爷不值,这辈子,您真的辛苦了。
爷爷奶奶的一生中经历过饥寒交迫,体味过亲人的伤感离别,在辛苦和汗水的洗礼中饱经沧桑,尤其是生养哺育儿女,这在现代社会是令很多人匪夷所思的……
最让我伤恨的是,奶奶去世时我在参加考试而未能见奶奶最后一面,送奶奶最后一程。这也是我一辈子最大的遗憾。没想到那个过年成了我们呆在一起最后一段时光。爸爸说:“你以后就没婆婆(奶奶)了,我再也没妈妈了。”蓦然间,我泪眼婆娑。最遥远思念的距离,不是远与近,而是生与死。诚如贾平凹所说:“母亲是伟大不仅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人生的车途中,母亲是加油站。”
我还记得那个寒假结束要回学校了,那天下午和你说了好多话,你问我现在去了啥时候就回来,我说放暑假7月份就来了,您说好,那我等着……
至今,你的一颦一笑,依旧如烙印般刻在我的脑海中。午夜梦回,眼眶早已湿润,梦中满满的都是你的身影。只是笑着、闹着,忽然顿住了,原来真的是诀别了……
想孝顺时,有心无力,如今景况改观,却早已物是人非。
爷爷奶奶,见证了古朴岁月里孙儿的成长,给予了无尽的温暖,却无法见证他的成功,享受我们哪怕一丁点的孝敬。
有时想,能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是我辈的一种莫大幸运。他们一生勤耕苦作、与人为善,言传身教之中,家风得到最好的传承。
“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勤俭方能持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等,这些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
除了生理的基因,我确信,他们的精神仍存活在后辈身上。
想起当年负笈求学,每出远门,爷爷奶奶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有时,奶奶并不忌讳地念叨:见一面就少一面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如今每每忆起,我总不免潸然泪下。偶尔,在都市的夜阑深梦里,爷爷奶奶音容不改,温暖如故。
爷爷走时87岁,奶奶走时86岁,都是三月份。其实孩子怎样成长,老人就怎样蜕化。他们没有痴呆,只是回归孩子的状态。不会吃饭,尿床,这就是生命的轮回,这是上天给儿女报答父母的机会。子欲养而亲不在。
生死因果都是人之常事,我并非全然不能理解。我只是难过,爷爷奶奶的这一生真的过得太辛苦了……我只是遗憾,我终于到了可以孝敬二老时他们却走了……
老家的天空上又多了两颗星星,东山上又多了几颗松柏,我想,那就是我的爷爷奶奶。
如今,没有爷爷奶奶的清明,少了那些厚重的家族记忆以及繁复的古礼,但在我心中,这却才是真正的清明,蔓延着无边无际的思念。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故去的爷爷奶奶,如今只是换了种方式过清明吧!不变的是,我们依然在一起。
(作者:杨典忠)
征稿启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孟浩然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受疫情影响,为做好防控,今年,我们不便到亲人墓前敬一杯酒、叙思念情。
但,这是一个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
每每这个时节,总会有那么一瞬间,在记忆的深处、在甜甜的梦乡,亲人的一个笑容、一句问候,让人泪流满面……
拿起一个老物件,亲人的身影总在眼前呈现。遇上一件难心事,亲人的寄语让人勇往直前。或如孟浩然一样,以茶代酒,独坐空堂忆往昔……
曾经的欢笑,曾经的酸楚,曾经的点点滴滴,萦绕心间。曾经,从笔尖流露的思念。此刻,寄托在字里行间。我们,一起缅怀。
一、征稿内容
讲述与已逝亲人的点滴故事,表达对亲人的怀念。讲述已逝亲人的生前事迹,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从亲人事迹中学到的正能量。
二、征稿要求
稿件体裁不限,篇幅控制在2000字以内,可提供相关图片资料并附文字说明。
三、征稿采用
所有文稿经编审小组审核后,择优在中国甘肃网原创栏目、清明节专题编发。同时,择优在中国甘肃网“西北角”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类平台编发。
四、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4月2日,请将电子稿件发送至邮箱:396101201@qq.com。联系电话:0931-8960109 13609382624
相关新闻
- 2022-03-25【清明忆故人·网络寄哀思】越过山丘 我希望与您相见
- 2022-03-25【清明忆故人·网络寄哀思】缅怀慈父
- 2022-03-25【清明忆故人·网络寄哀思】写给二姨父
- 2022-03-25【清明忆故人·网络寄哀思】最忆父爱澴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