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稚子之心方离海,剔透坚冰正满池——“雪豹队”的冰球梦
7月,西宁也难抵酷暑,烈日炎炎下,我们走进西宁市市民中心内的冰球馆时,正逢刚成立一年多的西宁文旅冰球队“雪豹队”在场内训练。扑面而来的凉意使人瑟瑟发抖、牙齿打颤,而身处冰场上的一个个“小不点儿”,正顶着红扑扑的小脸和满头的汗在冰面上灵活游走。
训练场景 摄/单倩澜
“冰球”是一项在冰上进行、以冰刀和球杆为工具的对抗性集体竞技运动,由于运动过程中速度极快、充满冲撞,对于训练场地的面积及基础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国内仍是较为小众的体育项目。
2019年年底,西宁初步建成位于市民中心的世纪星冰上体育中心,其中的“冰球馆”,便是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硬件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冰球运动的场地。相较于东北等冰上运动有着得天独厚条件的地区,西宁于这项运动而言,是个起步较晚的城市。
2020年5月,西宁市首批冰球学员经过测试加入冰球队。时至今日,“雪豹队”已从最早的18名青少年球员扩大为120余人。这些小球员是西宁第一批接触到“冰球”这项冰上运动的孩子。
世纪星冰上体育中心冰球馆 摄/徐静茹
训练时一直守在孩子们身边、目不转睛盯着每位队员表现的教练,是场上唯一的“大人”——教练纪乾龙。原为国家一级运动员、国际冰联一级裁判员的纪乾龙于去年10月来到青海西宁,带队近一年的纪乾龙表示,面对同样的比赛,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仅同一年龄段就可以选拔出1000个孩子,而西宁“雪豹队”却只有10个人,也只能上场10个人;而由于训练起步较晚,12岁的孩子或许在技能上比不过其他地区的8岁球员。谈到这种多少有些无奈的现状,纪乾龙希望冰球这项运动能在西宁乃至青海省内普及,有更多的孩子可以接触到冰球这项运动,有更多的选手可以代表西宁参与更高级别的赛事。
场上的小球员们在宽大球服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瘦小,在常人穿运动鞋都难以站稳的冰面上,他们踩着冰刀在冰面上穿梭,一步划出几米远,又灵巧帅气地大步转身;黑色冰球则在球杆的左右摆动下“听话”地绕过障碍,无论动作幅度多大,冰球都紧紧追随着球杆……
虽然尚处在起步阶段,但队内还是有不少孩子,怀揣着懵懂而剔透的“冰球梦”。小学四年级的球员任思丞就兴奋地表示,自己以后想进国家队,只要有机会,就会将冰球这项运动一直坚持下去。个头还并不大的他,穿上宽松的冰球队服后只露得出腿的一截儿,可就是这样的一只“小不点儿”,在冰场上灵活自如,摔倒了又立马笑嘻嘻爬起来,一次次熟练地穿越在障碍之间。
“雪豹队”教练纪乾龙 摄/单倩澜
正如纪教练所说,冰球是一项具有“暴力”“冲撞”等因素的运动。在等候的间隙,我们在场外间或能看到有一两个小朋友在冰面上倒得“人仰马翻”。小小的身躯偶尔在冰上重重地摔上一下,又立马手脚并用费力爬起,倔强的小脸上不见一丝泪痕。
当天傍晚,一位冰球小队员在训练过程中由于滑行的速度过快而头晕呕吐——这个仅有教练半条腿高的“小豆丁”,抿着嘴走出场外、由教练陪同吐了一会儿,就又紧抿着小嘴快步走回了冰场继续训练。“高原地区的这些孩子,身体素质比平原地区的小孩会好一些,也有韧劲”,纪乾龙教练边回忆边说道,“有些孩子在受伤之后,父母带着他们去揉腿,孩子的眼睛都是卡着眼泪的,但是第二天他们还会来坚持训练,这就是孩子自己的‘热爱’。”
磕碰与受伤在冰球训练中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追逐冰球、与冰球碰撞的过程中,孩子们也收获了不少成长的养料。队员任思丞的父亲说,冰球使原本动不动就生病请病假的任思丞,体质越来越强,一年之中只会偶尔请几次病假,性格也比以前活跃了不少;小球员孟毅杰也表示,自己学习冰球的起因便是想要锻炼自己的胆量,自从接触冰球之后,胆子变得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单独接受采访而毫不怯场。
训练场上的孟毅杰 摄/单倩澜
冰球这项运动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体质上的增强,正如纪乾龙所说,首先,冰球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能使孩子在竞赛过程中被体育精神和拼搏精神所感染;与此同时,冰球又是一项极其考验团队协作的运动,在团队配合、队内对比中,孩子们会收获友情和自信;除此之外,在课业压力普遍繁重的今天,冲撞与战术兼备的冰球正是一种疏解压力、宣泄情绪的再好不过的方式。
原本来到西宁参加比赛的纪乾龙,在来西宁参加比赛后选择了继续留在西宁,担任“雪豹队”的教练。被问及来到这里的原因时,纪乾龙表示,哪里有需要,他就会去哪里。“上大学时我就很想来西北支教,去年来到这之后发现这里需要我,也有留下的机会,就决定留在这里,做一个助力冰球事业发展的园丁。”
交谈的过程中,纪乾龙的眼神平和温柔,语气中满满都是对孩子们的关注,偶尔会回过头佯装严厉却又宠溺十足地同孩子们说上几句,这与场上面色冷峻、稍显严厉的他形成了鲜明对比。“没有办法,你必须严厉地对待他们,因为体育这种东西,每天落下一点点,与别人相比就会落后”,说到这,他笑着咧了咧嘴,“有时候对孩子过于严厉了孩子会哭,我也狠不下心去‘收拾’他们。每次训完之后,即便他们过三分钟就全都忘了,可我每次看到他们无辜的小脸就总会后悔好长时间。”
“虽然我是教练,但我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场上我们是师生,场下我们是朋友、甚至家人。但归根结底,我只是引导他们感受冰球魅力的引路人”,讲到这里,纪乾龙的眼神中流露出暖意,“孩子们只有先热爱这项运动,才会足够投入地坚持下去,只有热爱和喜欢才是最有效的动力。”
冰球训练场景 摄/单倩澜
但被问及队内的孩子是否会走职业冰球手这条路时,纪乾龙却面露难色地说:“其实大多数孩子还是把冰球当作一项业余爱好来发展的,毕竟目前青海省和西宁市都没有专业冰球队,你无法向孩子们保证,训练得好,就能走职业这条路。”而在冰球比赛中获得过二等奖的12岁冰球球员孟毅杰也坦言,今年读初中之后,来训练的次数可能就会越来越少了。在“学业为重”的压力下,不少队员和队员的家长并没有将冰球放入未来的规划。这是西宁“雪豹队”目前面临的发展瓶颈之一,但纪乾龙也表示,任何事业的发展壮大都需要过程,首要任务是将孩子的茁壮成长放在第一位;而随着冰球的日益普及,雪豹队会日益壮大,冲击更高级别的赛事。
即便冰球事业起步略晚,即便同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宁的“雪豹队”却有着充分的养料——有西北地区最完善的冰球训练场地;有甘做园丁的教练呵护起步的冰球事业、呵护懵懂纯粹的小小灵魂;有高原雪豹般有毅力有耐力、不怕累不服输的队员们共同浇灌晶莹剔透的梦想……在如此养料的滋养下,假以时日,西宁“雪豹队”定会不负众望,囊获更多荣耀与成长。
访问结束,扭头看向冰球场上,依旧是热火朝天的场景。这些小小的身躯仿佛有着无穷的力量,他们眼中的光亮在冰面的映射下,汇聚成了剔透的、大大的梦想。
(作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徐静茹,重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单倩澜,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周璇、徐雨楠;指导教师王君玲、白如金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相关新闻
- 2021-09-1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平凉崆峒:“非遗+旅游”打造全域旅游新亮点
- 2021-09-1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新理念让庆阳香包产业迸发新活力
- 2021-09-1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深山里的“酿蜜人”——记养蜂大户马小军
- 2021-09-13【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平凉崆峒:深挖本土资源 探出乡村旅游致富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