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邵舜德:勇当扶贫攻坚排头 把群众冷暖记在心间
通讯员 赵玉梅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学生“村官”的日常工作无非是记台账、写材料那么简单,然而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们积极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勇当扶贫攻坚的排头兵,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凭着对扶贫工作的一腔热血,走村入户,田间地头里挥洒着汗水和青春。
我叫邵舜德,是新天镇李寨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2012年9月,签完大学生村官任职合同,我的村官生涯就开始了。2014年我成为镇上的扶贫专干,这一干,就是8年,起初,我对于“脱贫攻坚”四个字仅限于理论知识的浅显理解,当自己真正地深入到最基层参与了脱贫攻坚的一些工作业务后,心中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基层精准扶贫工作的执行者、参与者,我始终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期间与贫困群众交谈,制定符合实际的脱贫计划,让我体会到想真正干好农村工作并没有那么容易,只有真正做到入户走访,走进田间地头进行实地了解,才能做好最基础的工作。”卲舜德说。
新天镇李寨村的刘爱萍,由于丈夫常年患病,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在了解到情况以后,我便积极与各帮扶单位对接,为他们一家落实低保、民政救助等兜底性保障政策,还通过帮助她发展“五小”产业、养殖业、种植业,现在,刘爱萍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谈及之际年来家里的变化,刘爱萍湿了眼眶,“我一个人面对太多的困难,有解决不了的事情,给书记说一下,很快就给我解决了,书记是真心再为我们群众办实事。”
刘爱萍一家的脱贫史只是我在全镇扶贫工作工作中的一个缩影,针对全镇422户贫困户,我配合县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精准上传下达工作任务,坚持把“一户一策"作为精准落实方略、开展“点穴式”帮扶,面对贫困户基础条件差的问题,积极动员发动93户贫困户实施易地搬迁,先后配合上级完成了贫困户“三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落实户内光伏、易地搬迁、产业分红等资产收益分红,同时,聚焦7户25人边缘户,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因人因户制定帮扶增收措施,通过产业发展、政策兜底、就业帮扶等具体举措,“靶向用药”,落实帮扶资金,支持“五小”产业发展,稳定就业,帮扶实现精细准,降低了“边缘户”致贫风险。2019年底,全镇4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5.06%降至0%。
脱贫不仅仅靠帮扶来解决问题,面对脱贫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与镇、村两委班子积极向上争引,以干山路、民南路、浅山区冷凉经济产业发展带为重点,着力培育壮大特色种植业、设施农业、草畜产业等支柱产业,持续落实君瑞、绿禾等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贫困户”“扶贫车间+贫困户”带贫模式,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2个,养殖棚圈2130间,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发展马铃薯、中药材、高原夏菜、家庭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土地入股获得分红收入,实现群众收入稳定增长。目前,新天镇各种植大棚运行良好,吸纳了周边众多群众前来务工就业。“工资大约就一天120,一年能干100个工左右,也能挣1万多,就是增加点家里的收入,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正在蔬菜育苗大棚干活的郑秋香告诉记者。
“邵书记自从干上扶贫工作以来,工作认真踏实,对村上贫困户情况十分了解,哪家贫困户出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邵书记能想办法解决,真心为贫困户谋发展,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新天镇李寨村文书李文涛说。
千言万语道扶贫,千山万水勤走访;千方百计谋脱贫,千辛万苦奔小康。在民乐,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扎根一线、访贫问苦,为贫苦百姓量体裁衣,绘就精准扶贫路线图;他们积极向上、自强不息,为改变贫穷面貌挥汗如雨,双手托起脱贫致富梦;他们用行动展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相关新闻
- 2021-04-06民乐张大财:但将丹心照陇原 不负党恩不负心
- 2021-04-02武都张小龙:家乡扶贫路上“领头雁”
- 2021-03-30山丹:扶贫车间促就业 乡村振兴万象新
- 2021-03-30文县:46家扶贫车间就业10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