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沙葱”逆袭记
原标题:“甄沙葱”逆袭记
甄世龙(左)在沙葱棚里。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毛婧雯
从土里淘不出金的农民,到年入上百万的合作社社长,小小沙葱,让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的甄世龙意气风发,一步步实现了人生理想。
今年春天,他靠着从手机上调车、出单,每天可以卖出两吨多沙葱,每月净赚十几万元。甄世龙知道,这只是美好生活的开端。
从种洋葱到种沙葱
10年前,甄世龙还是一个普通的青年农民,满怀抱负却囿于贫困的家境、贫瘠的土地,一年到头全家不停劳作,也只是勉强维持生活。
甄世龙不甘心!
2009年,他开始像隔壁薛百镇的人一样包地种洋葱。但结果却是“挣两年,赔一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赔得心尖尖都疼!
而在此时,同村的叶长炼从内蒙古引进沙葱温室大棚培育技术,经过几年的摸索,靠种沙葱,叶长炼创造了净赚100万的“奇迹”。
甄世龙心里开始打鼓:“长炼能赚100万,我赚50万也行!”
2012年开春,由村上牵头要搭建20座日光温室。甄世龙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要一次性搭建10座日光温室。
起墙、立柱、拉丝后,还没搭棚膜他就迫不及待地把种子下进了地里。沙葱好种,每隔20天左右浇1次水,施肥也很省心,上点羊板粪就可以,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水绿色产品。
当年12月份,头茬沙葱出棚,每棚的产量达到三四千斤。临近春节,沙葱一斤卖到了10元以上,甄世龙兴奋的有点“飘”了。
沙葱不耐储存,容易受热坏掉。即便这样,“卖一半扔一半,每棚还能赚一万五!”
甄世龙从叶长炼那儿又学到了很多现成的办法:用泡沫板搭建小库房存储沙葱,解决 “卖一半扔一半”的窘况;注册淘宝店,在电商平台“一亩田”上开店,通过专业平台打广告、吸引客户,打开销路;通过班车带货、与快递公司合作等办法,将沙葱销往金昌、阿拉善右旗、武威、兰州、银川等地。
到了2013年6月,甄世龙在大棚之间的露地上种的沙葱也成熟了,一家人忙不过来,便找同村的乡亲帮忙割沙葱。操作简单,就连70多岁的大妈们也能在沙葱地里“一展身手”,割1斤沙葱5毛钱,一天赚个一两百元不成问题。
来沙葱地务工的乡亲们也亲眼目睹了沙葱的高利润:一个1亩多地的棚每年可以割5茬,春节前后沙葱价格最高,一茬可以赚20000-30000元,其他时候一茬也有10000元左右的收入。
这种诱惑,引得乡亲们跃跃欲试。
从一人种到一起种
当镇上号召村里的致富能人成立合作社时,甄世龙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挑大梁”,成立起奥翔沙葱产销专业合作社。谢相弟、叶长润、叶德攀、叶智香等几个致富心切的村民踊跃参与进来,一人建起一座棚。赊销种子、指导种植,甄世龙开始了新的忙碌。
看到效益,很多村民也跟着种起沙葱。村里运用土地互换的方式,让大家的土地实现集中连片,方便大规模地发展温室大棚。
沙葱是老天给“沙乡”民勤的馈赠。
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东西北三面包围,让民勤成为缺水、干旱、风沙大的代名词。沙葱这种耐旱的“小草”在这儿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国有条件进行人工培值沙葱的地方,只有内蒙古和民勤。
2014年,八一村全村沙葱温室大棚数量达到100座,一年365天,村里天天都有新鲜优质的沙葱供应,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沙葱村”。
甄世龙带着社员和村民,按照有机食品的要求种植沙葱,地里一律采用灯光和太阳能灭虫灯杀虫、人工除草,严禁适用化肥和农药。“独一份”“好中优”的沙葱受到了销售商的青睐,销路逐步拓展到北京、内蒙、新疆等外地市场。
从“客车带”到“触网销”
为方便存储,甄世龙修建了恒温贮藏库,探索冰块降温等技术措施。沙葱远距离运输,保鲜是最大的难题。别人借船出海,他便“借车卖葱”。
在“运满满”APP上,他熟练地填上发货地址、送货地址,选择车型。几个小时后,就有冷藏车到达他建在自家房屋后的厂区。
如今,甄世龙已经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海陆空”销售体系:近处的城市班车带货,稍远的城市在网上调冷藏车运送,在淘宝、“一亩田”APP上下单的靠快递+冰袋发送。
靠着“立体化”销售,2020年,甄世龙带动120多户农户种植沙葱,合作社一年销售沙葱600多吨。“甄沙葱”,这个甄世龙一直用着的微信名,也成为他身上最亮的标签。
如今,八一村沙葱产业园已成为西北五省最大的沙葱人工繁育基地。村里涌现出20多名沙葱经纪人,全村80%的村民种植沙葱,温室棚均收入达8万元以上,露地沙葱亩均收入1.5万元。
在八一村的带动下,沙葱产业正逐步向民勤全县延伸辐射。目前,民勤县已有4个乡镇的近千户农民通过发展沙葱产业走上致富路。全县沙葱产业总产值达250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元田”。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