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劳务扶贫 让困难群众走向小康
2019年初,中建集团(以下简称“中建”)把康县建筑劳务输出的优势和中建大量劳务用工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在康县的定点扶贫工作中启动了劳务扶贫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0年初面对疫情影响,中建精准劳务扶贫发挥出了巨大潜力,把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稳就业保收入、脱贫攻坚几大任务有机联结在了一起。截止10月底,已吸纳2251名康县劳动力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77人,人均月收入达5000元以上,帮助康县贫困劳动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走向小康”。中建精准劳务扶贫得到了全县上至县委、政府,下到贫困群众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全县86%的行政村(约300个)都有在中建务工的村民。中建精准劳务扶贫为何如此受欢迎?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吸纳如此多的康县贫困劳动力?为何他们在中建的项目上能成长为技术能手?笔者深入思考后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
集团领导重视 一局三局给力
3月24日,疫情稍有缓解,中建即召开了2020年度扶贫工作会议,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周乃翔亲自部署全年扶贫工作并作重要讲话,要求“要加快解决外出务工受阻的问题...扎实做好劳务供需精准对接,优先招用、尽量多用甘肃三县的贫困群众”。随即集团市场与项目管理部下达年度甘肃三县劳务输转人数指标。中建一局(以下简称“一局”)、中建三局(以下简称“三局” )闻令而动,组成多个工作组,赴康县开展劳务扶贫协作对接工作,提供了2000多个钢筋工、木工、砌筑工、勤杂工等优质岗位。
发挥企业优势 主动担当作为
一局和三局年营收均超过1000亿元,年吸纳农民工均超过30万人,都是用工大户。一局作为中建对口帮扶康县的牵头单位,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疫情期间率先启动绿色通道,3月初即组织第一批144名康县籍务工人员赴西安和重庆项目返岗复工,到10月底已累计吸纳1130名康县籍劳动力;三局积极响应,加大有组织输转力度,到10月底已累计吸纳1102名康县籍劳动力。精准劳务扶贫既有效缓解了疫情对康县农民工外出务工影响,巩固了全县脱贫攻坚成果,又帮助中建尽早实现了复工达产。
加强互动交流 进村入户招工
今年以来一局、三局已在康县组织20余次招工活动;同时县劳务办负责人带队,组织劳务专干、建筑劳务示范村负责人多次到一局、三局重庆、成都、西安等地项目进行业务对接,为有组织输转工作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中建招工人员还会同康县劳务办带领劳务带头人深入乡镇、村社和务工人员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招聘交流活动,充分讲解优惠政策、工资待遇、务工环境等信息,解除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建劳务示范村 探扶贫新模式
康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已注册 “燕河建筑工”劳务品牌,年均向外输转建筑劳务近3万人,持有建筑技能证书者达1.6万人。为把劳动力按村集聚的优势放大,5月份,一局和康县政府联合打造“建筑劳务示范村”,把有成熟建筑劳务班组的村作为第一批33个建筑劳务示范村,每村至少培养1名和中建对接的建筑劳务带头人,确定1名建筑劳务信息员负责本村用工信息宣传、招聘发动、信息登记、务工人员档案整理等工作。探索以建筑劳务示范村为单位,开展以老带新、以脱贫户带未脱贫户、以稳定脱贫户带边缘户、监测户的劳务扶贫新模式,逐步将康县培育成“劳务输出基地”,五年内将康县打造成为“劳务输出品牌县”。如:长坝镇花桥村的蒲富德既是该村的建筑劳务带头人又是建筑劳务信息员,宣传发动并带领本村和周边村近30名劳动力前往一局和三局务工,其中有11人是贫困户,均实现了稳定脱贫。他们淳朴善良、吃苦耐劳,在参与西安重点工程的建设中展示了康县“燕河建筑工”的风采。
进行技能培训 培养产业工人
一局充分发挥央企技能培训的优势,利用项目工种齐全、专业人员水平高的特点,按照“农民-农民工-产业工人”的培训思路,对康县务工人员进行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砌筑工、抹灰工、架子工等实操培训,同时开办农民工夜校,教授他们文化知识,把没有技能的农民逐步培养成掌握一定技能的农民工,把掌握一定技能的农民工培养成掌握熟练技能和有专长的产业工人,甚至是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的选手。如:长坝镇长坝村何庄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样勤,2019年由县劳务办统一输转到一局西安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务工,经过1年时间的技能培训,从木工工人成长为木工师傅,月收入也从4000多元增加到8000元。类似的例子还有一局重庆项目的罗明虎、三局襄阳内环北线项目的杜登成等等。
关爱细致入微 安心就业脱贫
中建和康县委政府非常关心务工人员的日常工作生活。每一批赴中建项目部务工的人员,由县委、县政府集中组织欢送,县劳务办开具介绍信、发放口罩、点对点包车免费接送。中建项目部每吸纳一批康县务工人员,都给他们安排最好的食宿和务工环境,免费体检、发放生活用品,进行岗前培训,按月足额发放工资,让他们安心上岗就业。中建项目部和县劳务办还定期和他们对话沟通,及时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在中秋、端午等重大节日组织现场慰问,体现中建集团和康县委、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正是由于中建集团党组的高度重视、康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局三局的积极推进、各项目部的关心关爱,精准劳务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局、三局陆续与康县签订了多份建筑劳务框架协议,吸纳县内两家劳务公司承包建筑劳务,有组织输转多个建筑劳务班组务工就业,初步形成了符合康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的“劳务公司+劳务示范村+劳务带头人+贫困劳动力”的劳务扶贫模式。如建筑劳务示范村之一的王坝镇李家庄村有357户1165人、劳动力6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户136人、劳动力74名。该村建筑劳务带头人张杜建、张步文带领本村和周边村326人在中建一局、三局就业;建筑劳务示范村之二的大南峪镇郑湾村现有226户960人,劳动力58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05户438人,劳动力297人,该村建筑劳务带头人魏邦杰,带领本村及周边村77名务工人员在中建一局阿里巴巴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部务工。
中建集团通过精准劳务扶贫,预计今年将帮助2000多名康县贫困劳动力(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不低于35%)实现稳定就业,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创造劳务收入6000万元以上,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不仅让困难群众从脱贫走向小康,还可以为康县财政带来可观的税收,真正使劳务扶贫成为“授之以渔”的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得实惠、政府有收入的扶贫项目。
作者:中建集团挂职康县委常委 副县长 张强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