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脱贫攻坚

肉驴成了村民眼中的宝贝“疙瘩” “三变”改革激活大涝池村内生动力

20-11-06 09:31 来源:兰州日报 编辑:沈文刚

  原标题:肉驴成了村民眼中的宝贝“疙瘩”  “三变”改革激活大涝池村内生动力

  “自从到驴场上班后,收入稳定了很多,无论刮风下雨,我们都能挣钱,每月还有4200元的收入,这比以前种地收入好多了,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只有将这些宝贝‘疙瘩’操心好,我们的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11月3日,永登县子山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64岁的温天明如是说。

  肉驴成了村民眼中的宝贝“疙瘩”

  当日,深秋时节的大涝池村阳光明媚,湛蓝的天空中挂着几朵白云,宁静而祥和。山峦下的永登子山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驴舍里,肉驴成群,一边互啃、嬉戏,一边吃草。驴舍周边的草料场,机械轰鸣,工人们忙碌地加工饲草料,空旷的原野中,还不时传来几声嘶鸣,彰显了一幅人畜兴旺的生态画卷。

  合作社董事长唐立栋说:“3年来,合作社已投入1700多万元。其中900多万元为入股资金,主要由托管代养、产业到户资金和村级集体经济三部分构成。合作社日常用工有10几个,旺季时能达50多个人。除自己种植5000亩的青贮玉米、燕麦和苜蓿外,还采取订单方式,收购一部分青贮玉米等饲草料,以确保肉驴的需求。”

  说起这些年的创业经历时,唐立栋坦言:“我早些年在西藏打工,2011年回到家乡种地,2017年驴肉市场低迷,我抱着‘赌一把’的心态进行‘抄底’,将西固、靖远等周边地方的肉驴进行了收购。人努力,天帮忙。2018年后半年之后,肉驴市场价格一路‘飘红’,由当初的每斤11元左右,到了现在的36元。目前在栏肉驴1800多头,产品主要销往山东、江西、广东等地。在此过程中,党的‘三变’改革富民政策落地了,让我一下子解决了制约合作社发展的场地、饲料种植,以及劳动用工等方面的现实问题,真正感受到了‘阳光雨露’。”

  近年来,该合作社按照“村级土地银行(农户)+经营主体(基地)+村集体”的“三变”模式,带动农民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务入股等方式参与“三变”改革,盘活了沉睡资产、用活了各类资金、激活了内生动力。同时,吸纳全镇16个村财政专项产业发展扶贫资金306.75万元,并按照8%的比例进行分红,促进贫困户238户674人直接增收24.54万元,人均增收364元;合作社还通过肉驴“托管代养”扶持建档立卡户432户1384人发展“五小产业”增收17.28万元,人均增收125元。该合作社依托饲草、肉驴产业,吸纳大涝池村及周边7个村上级扶持的63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按照6%的比例进行分红,8个村集体经济增收38.1万元,实现了产业旺、村增收、户脱贫。

  目前,该合作社已成为一家集饲草种植、青贮加工、肉驴养殖和深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示范性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019年,该合作社生产饲草玉米13000吨,实现收入500万元。肉驴出栏300多头,实现收入270万元。其中,合作社支付分红资金及地租等近200万元。

  千亩土地权量化入股

  其实,政策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今年56岁的魏春莲是大涝池村的建档立卡户,家中共有4口人,女儿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家里比较困难。说起“三变”改革给她家带来的红利时,她坦白地说:“现在党的政策确实好,像我家这样的都能够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我感到很高兴,也很满足。我家入了1亩7分地,租金有800多元,增资配股每年240元,托管代养分红1600多元,老伴政府还给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年1.25万元左右,每年的收入至少了3万多元,吃喝不愁哦。”

  位于永登县龙泉寺镇东部的大涝池村,是我市“三变”改革的试点村。在“三变”改革工作中,该村通过资金、土地入股和肉驴“托管代养”,支持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通过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三方商定,确定股值为每股20元,总资产400万元,共折股20万股。同时,召开由村民代表、村两委、经营主体三方联系会议,按1:3.25:5.75的比列进行利润分红。经商定,土地银行信托部(农户)分红10%,由合作社按每亩400元进行定额保底,并根据收益,按占股2万股进行利润分红。村集体分红32.5%,由合作社按入股资金120 万元的6%进行定额保底,共7.2万元,并根据收益,按占股6万股进行利润分红。村集体收益进行二次分配,按6:3:1的比例,60%既4.33万元,作为村集体滚动发展资金,30%既2.16万元,用于村公益事业,10%既0.72万元,分给本村贫困户,人均每年267元,实现村增收户脱贫的目的。

  大涝池村委会文书巴允文介绍说,大涝池村有6个村民小组,284户1078人,目前已全部脱贫。针对本村弃耕地、撂荒地较多的实际情况,在如何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村两委班子提出了成立村土地银行信托部的思路,并由本村农户将自己弃耕地、撂荒地的土地经营权存入村土地银行信托部,由信托部进行置换、整理后,通过评估作价,量化入股到经营主体,已将1000亩土地经营权量化入股到经营主体,让农民成为股东,参与分红增收,有效破解了耕地撂荒闲置的难题。

  据了解,为了确保农民的利益,该村还由经营主体向镇政府缴纳了一定数量的风险抵押金,以保障资金安全。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经营主体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并报备县风险防控中心管控。占总耕地面积21.7%。

  “三变”改革盘活土地资产

  “三变”改革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抓手,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在“三变”改革中,大涝池村通过清产核资、评估作价、确定经营主体、折股量化、定额分红等程序过程,公开公示,阳光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同时,依托有实力的经营主体搞三变,建立风险防控保障制度、落实保底收益等措施,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让群众吃上定心丸,使群众有底气、村集体有热情、合作社有信心。

  在此过程中,该村按照“农民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思路,成立村级土地银行,农民自愿将闲置、无力耕种的土地存入土地银行,并抵押土地经营权证,村上将存入土地银行的土地按时间长短、水地旱地等情况进行分类,为规模化经营置换,为高效化利用配套,为机械化作业平整,整体提高土地入股的使用价值,统一流转给“三变”改革的经营主体。通过村民大会决定确定永登县子山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大涝池村“三变”改革的经营主体。同时,平整地埂推平后的土地,可作为村集体资源入股,增加村集体收入。农民抵押的土地经营权证,经营主体相应抵押贷款,土地银行让经营主体满意,农民愿意,使“三变”改革有了抓手,培育壮大了饲草、肉驴两大产业,发展了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的目标。

  据龙泉寺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三变”改革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镇党委政府紧紧抓按股分红和收益分配两个重点环节,由村级土地银行(农户)、村集体、经营主体三方商定股权、股值和股份,并签订入股合同书,实行保底收益、定额分红和利润分红,颁发基础股、利润股和优先股证书,使“三变”改革程序环环相扣、严丝合缝,实施过程公开公示、阳光透明。同时,市委农工办还为大涝池农民增资配股20万元,确保了全镇“三变”改革的顺利推进。

  据了解,截至目前,龙泉寺镇已初步完成16个村的“三变”改革工作,全镇入股村级土地银行7000亩,占总耕地的13.9%;量化折股渠道18.3公里,占总长度的10.05%;量化折股机井3眼,占总数的6.1%;入股各类资金 675.5万元;参与“三变”的农民1685户5896人,占总人口的25.9%。16个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2万元以上。新发展永登骏丰园种植、永登子山种植养殖、永登通联蔬菜种植、富源特菜种植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带动76人长期务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智行中国 |数字丝路行至兰州 新华三加速构建“数字金城” 智行中国 |数字丝路行至兰州 新华三加速构建“数字金城”
  • 【飞阅甘肃】丝路古堡石包城: 祁连望雪峰 佳话传千古 【飞阅甘肃】丝路古堡石包城: 祁连望雪峰 佳话传千古
  • 涉及30多个事项 环卫执法工作好“琐碎” 涉及30多个事项 环卫执法工作好“琐碎”
  • “沪漂回兰”汽修人家乡筑梦记 “沪漂回兰”汽修人家乡筑梦记
  • 交警支队河北大队执勤民警深入辖区开展“一盔一带”宣传活动 交警支队河北大队执勤民警深入辖区开展“一盔一带”宣传活动
  • 小康是这样“绣”成的——临洮县太石镇三益村精准扶贫观察 小康是这样“绣”成的——临洮县太石镇三益村精准扶贫观察
  • 兰州广武门街道打造特色品牌 党建“五融阵”惠民新广武 兰州广武门街道打造特色品牌 党建“五融阵”惠民新广武
  • 甘肃精品主题乐舞《相约千年》在平川精彩上演 甘肃精品主题乐舞《相约千年》在平川精彩上演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王家堡社区:“四卡一单”服务居民最后
2   “菜单式”管理:最大程度满足群众需求
3   智行中国 |数字丝路行至兰州 新华三加
4   兰州大学获批4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
5   冬防期间建筑工地严格做到六个百分百
6   红军战士欧阳成子女第三次向兰州战役纪
7   【飞阅甘肃】丝路古堡石包城: 祁连望雪
8   兰州市真抓实干带头过“紧日子”坚决保
9   “甘肃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9日起
10   蓝图已绘就 奋进正当时 ——兰州市干部
11   兰州市科技产业招商推介会在深圳举办
12   涉及30多个事项 环卫执法工作好“琐碎
13   富民兴陇开新局 粤立潮头百花新
14   “丰收了·游甘肃”冬春文化旅游惠民活
15   兰州市带头过好“紧日子” 强化财政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