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 稳步前行 ——张家川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甘肃省脱贫攻坚县(区)宣传周】
小康路上 稳步前行 ——张家川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巩 炜 白德斌 洪文泉 白永萍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自然条件差,历史欠账多,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3年建档立卡时,全县共有贫困村142个,深度贫困村7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46万人。
脱贫攻坚以来,张家川县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紧扣“五个一批”脱贫路径,精准对接落实政策,因户施策解决问题。全县干部群众聚力攻坚克难,精准施策、久久为功,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从“吃饱”到“吃好”,从“旧窑洞”到“新农村”,从“泥泞小道”到“硬化路”,张家川的乡村在变美、产业在变强、村民在变富……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减贫11.18万人,14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3.79%降至0.92%。
今年2月,张家川整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序列。
产业铺开致富路
秋日午后,张家川镇崔湾村村民马生军一边吆喝,一边为牛棚中的肉牛添加饲料。在外漂泊了七八年,虽然也能养活自己,但身处陌生城市的马生军心里总是没有归属感。听说县里的一项项脱贫攻坚政策,他毅然放弃了打工生活,选择回乡创业。
“想着回乡创业,但具体做什么,一开始自己也没想清楚。”马生军说,在帮扶干部的一次次鼓励下,马生军决定重拾养牛的老传统,跟着大伙一起发展肉牛养殖。
说干就干。贷款、修牛棚、买种牛,不到2年时间,马生军家的肉牛就从开始的七八头增加到了七八十头。每年下来,肉牛养殖就能让他从中获得收益15万元左右,“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有想法、有魄力、肯钻研,马生军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看到肉牛养殖有“赚头”,附近的村民们纷纷上门找他取经。
“咱以前的养殖技术不过关,一定要听养殖专家的话,科学养牛,科学管理。”讲起养牛,马生军俨然已经成了专业娴熟的“土专家”。在他的带领下,村子里的养殖户越来越多,养殖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马生军的“养牛经”只是张家川县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山大地陡、青壮年劳动力紧缺、传统粮食种植收益微薄,导致张家川土地撂荒严重。因此,在脱贫攻坚中找到一条适合张家川产业发展的路子就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张家川县立足县域实际,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重扶持、强培训,将“输血”变为“造血”,激活群众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了依靠。
作为贫困群众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张家川县实施了4个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通过加快构建生产组织、投入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体系,不仅让成熟的产业提质增效,还创新思维发展光伏扶贫和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截至目前,全县扶持贫困户购进基础母牛2.42万头、羊4.67万只。
走出家门勤致富
“走出去,勤致富。”张家川县人社局局长张济安说,张家川县历来就是劳务输出大县,年轻劳动力一直都有外出务工的传统。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出务工困难重重。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劳务输出工作的影响,张家川县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有组织输转外出务工人员5.16万人次,有效促进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3月初,我和其他80多位工友一起,被县人社局安排的专车直接送往江苏环鸿电子有限公司打工。”对常年在外打工的平安乡新庄村村民李建国来说,今年的经历与往年完全不同。
这些年,李建国和其他工友一样,一直在外地打工,家里的地已经全部流转出去。本来过完年就可以回到原来的建筑工地干活,不料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建筑工地不开工了。
“一家人可都指望着这些工资过日子呢。”就在李建国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传来了“点对点”输转劳动力就业的好消息,李建国收拾行李,立马报名参加。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坏了。”李建国说,今年工作本来就不好找,再加上疫情期间出行风险高,政府这个决策,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从建筑工地苦劳力,到电子厂流水线工人,李建国感觉自己“因祸得福”。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这里活轻松,还管吃管住,一个月下来少说也能有四千多元。”
据张济安介绍,近年来,张家川县把劳务经济作为“推进新跨越、建设新张川”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对外劳务合作力度,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实现创业增收。截至目前,全县共输转劳动力6.88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1.2亿元。
掌握技术奔小康
这几天,张家川县恭门镇古土村村民马娟娟格外高兴,因为她刚参加完县里组织的餐饮培训班,拿到了合格证。
“有了合格证,不管是打工还是自己开餐馆,心里都有底了。”培训班的毕业合影仪式上,马娟娟难掩笑意。手中的红本本,对她这样的贫困家庭来说,就是通往好日子的“介绍信”。
“要不是培训,还真不知道里面有这么多学问。”经过半个月的餐饮培训,马娟娟不仅学到了基础的烹饪技术,还收获了开餐馆的经验。
掌握一门技术,盘活一条生路。
为了提升外出务工质量,张家川县把劳务技能培训作为脱贫攻坚提质的重点工作来抓。他们以“打造一个品牌,致富一方百姓”为目标,大力发展餐饮培训,不间断开展“中式烹调师”劳务品牌培训,不断提高贫困户劳动力技能水平,鼓励群众从事餐饮服务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为全县加快致富步伐、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培训农民工15101人,其中10717人取得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和马娟娟一样,龙山镇马河村村民马铁军也是培训班的受益者之一。
“现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给我们脱贫致富指了条明路。”马铁军说,儿子去外地开面馆了,生意还不错。如今,他通过培训班学会了拉面技术,拿到“拉面师培训”合格证,农闲的时候就可以去给儿子帮忙了。
据张家川县统计,在全国100多座城市,张家川县群众经营的宾馆就有1000多家,餐饮店多达18850家。餐饮服务业,已经带动当地10万多群众就业致富,年创劳务收入120亿元。
相关新闻
- 2020-10-18全国脱贫攻坚奖名单公布 甘肃省渭源县及4名个人上榜
- 2020-10-18【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奋斗中书写最美人生 ——二〇二〇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甘肃获奖者扫描
- 2020-10-18全国脱贫攻坚奖名单公布 甘肃省渭源县及4名个人上榜
- 2020-10-17武威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美术摄影作品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