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单手绣娘”潘小红的锦绣人生
本网记者 沈文刚
“我要自己养活自己。”17岁,初中毕业的潘小红就踏入社会,开始事业的摸爬滚打。
在1995年,潘小红成立了自己的画艺创作室,从事手工串珠、民间刺绣和丝网花编织等手工艺品的制作,家乡传统刺绣和手工编织打开了事业的大门。
开创锦绣人生的潘小红,其实是一位“单手绣娘”。
拼搏才会有出路
见到潘小红时,她正带领着员工们“飞针走线”。潘小红告诉记者,心中的梦想是吸纳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参与到手工艺品制作中来,让他们体会到自立自强带来的快乐,携手传承裕固族传统文化。
刺绣作品
裕固族是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被列为中国十大人口最少民族之一。裕固族语言、服饰、民俗文化亟待保护传承。
在潘小红的手工艺品工作室,裕固族头饰服饰、手工串珠、民间刺绣、丝网花编织等手工艺成品琳琅满目,花样繁多。
“我比别的孩子学的慢,就要用更多的时间学”。在两岁和八岁经历两次意外创伤后,潘小红左手严重伤残,还险些丧失语言能力,因此她从小就意识到,想过跟别人一样的生活,自己就要加倍努力。
潘小红坦言,年少时的她也曾自卑,埋怨命运的不公,她的家庭也因为变故成为当地“头号困难户”。
开拓事业发展路
16岁那年,潘小红偶尔看到一条用亚克力珠穿成的汽车挂件,十分喜欢,便回家尝试制作,至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手工制作。“记得我第一次穿针,左手握不住针,也拿不住线,是靠嘴巴帮忙的。”
不服输的潘小红从17岁开始,这条路一坚持就是20余年。从1995年的年收入3000多元,到2017年的30多万元,潘小红的收入不断增加,事业有了起色,但她依然在前进的路上,不断摸索和奋斗。
通过手机直播展示刺绣
因为市场不断扩大,客户对手工艺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每年外出学习成为工作的一部分。为开拓市场,也为学习更多的手工艺制作技巧,潘小红便独自一人背上行囊走上求学之路,从青海、兰州到浙江、北京,20多年间,潘小红从未间断过外出学习。
2012年,在浙江义乌学习串珠、绳编工艺时,为省钱只能吃一碗牛肉面解决一天的伙食。“虽然吃了很多苦,但从未想过要放弃”,提起外出学习的经历,潘晓红眼中泛着泪花。每次外出学习,行囊中除了简单的衣物,还装着自己创作的各类手工艺品,“这样在学习的途中,还能推销自己的产品,开拓市场”。在她的努力下,工作室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也开发了更多有特色的手工艺品,事业也越来越红火。
点滴铺就扶贫路
在事业逐渐走上正轨之后,产品订单纷纷而至。潘小红第一时间想到了和她一样的残疾人士,“我更能理解他们生活的不易,也希望他们能和我一样,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收获。”
从2014年起,潘小红开始接纳县里残疾妇女加入工作室,并负责上门培训,还定期将手工艺品材料送到她们家中。从开始的不解与不会,而后来的加入和理解,潘小红成功让她们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原来制作手工艺品是为了生存,而现在能用它帮助更多的人,我要继续把事业做下去,帮助更多人实现就业。”潘小红说。
学习刺绣编制的同乡妇女
“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民族服饰文化推向海内外。”潘小红手指着裕固族“头面”介绍说,整套服饰全手工制作,上面镶有银牌、珊瑚、玛瑙、珍珠、海贝等饰品,起初绣一幅需一年,如今手法娴熟了,四个月便能完成。
近年来,潘小红先后带动残疾人妇女、待业青年39人,通过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对接,组织开展手工编织技能培训班,传授手工艺编织技能,有效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途径。
其中,王君就是受益人之一。王君说:“增加收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有了自强自立的信念。”
“因为从小热爱,我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也因为自己的事业能够帮助别人,我更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潘小红说。在潘小红的人生路上,有希望,有进取,更有奉献,用手中的缤纷色彩,多姿线条,绘就出最好的锦绣人生。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