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挪穷窝 兴产业 稳脱贫
国列贫困县、秦巴山集中连片扶贫攻坚片区县区、全省连片贫困县区、全省深度贫困县区,这些都是陇南市武都区的贫困标签。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武都区干部群众响鼓重锤,尽锐出战,一个个贫困村实现华丽蜕变,全区累计退出贫困村310个,减贫14.75万人,2019年底剩余9个贫困村,剩余贫困人口732户241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55%。
近年来,武都区将易地扶贫搬迁和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坚持易地搬迁与基础设施同步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实施,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村民就近就业,让一批批贫困群众真正实现了“挪穷窝、拔穷根、摘穷帽”,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在安化镇的一家超市里,员工郭爱爱正在熟练地整理货物。2017年8月7日凌晨安化镇境内突降暴雨,造成暴洪泥石流灾害,马家沟村为当时受灾最严重的村社,考虑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武都区决定对82户受灾的群众进行易地搬迁。说起易地扶贫搬迁后这三年的变化郭爱爱感慨良多。
“‘8.7暴洪灾害’把我们的房子全部冲走了,这几年政府不仅帮我们盖了房子,给我们还找了份工作,一个月收入2000块钱,我们现在日子过得非常好,非常开心。现在我在家不仅能上班,还能帮家里干点农活,照顾老人、孩子,感谢党、感谢政府!”安化镇马家沟村村民郭爱爱说。
易地扶贫搬迁,圆了许多像郭爱爱一样的贫困群众的“安居梦”。数据显示,仅“十三五”时期,武都区规划易地扶贫搬迁3914户1654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855户8148人,涉及18个乡镇80个村,有效改善了山区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在快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同时,武都区大力推进就业扶贫,配套建设了39个扶贫车间,吸纳劳动力1521人,开发公益性岗位7724个,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走进柏林镇石桥村,成片的花椒映红了山川,也映红了椒农的心。王文斌是该村的花椒种植大户。一大早,他就忙着筛选花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说,我种了15亩左右的花椒,今年大概能摘1000多斤干花椒,预计收入5万多元。
近年来,武都区把花椒产业作为全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之一,通过狠抓基地建设、综合管理、技术服务、科技创新、示范推广等一系列产业培育措施,“武都花椒”连续多年保持了全国花椒产地“面积第一、产量第一、品质第一、农民收入占比第一”的行业地位。
在大力推进富民产业的同时,武都区还着力构建行之有效的带贫机制。瑞达花椒专业合作社是武都区柏林镇一家从事花椒产品精深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模式,承包租赁周边土地约3150亩,发展社员595人,带动周边780户、3036人种植花椒、中药材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我们合作社与贵州老干妈集团、重庆德庄火锅等全国知名企业合作,一年线上+线下的销售额共计约1.5亿元。”武都区柏林镇瑞达花椒专业合作社车间负责人王早红说。
在武都“合作社+集体经济”“合作社+产业项目”“合作社+企业”“合作社+电商”等联动扶贫机制随处可见。通过大力培育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2020年武都区花椒总产量达6000万斤,综合产值40多亿元,人均花椒纯收入3600元,带动8.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花椒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精准脱贫的金牌产业。
通讯员 王肖晶 李俊兴
相关新闻
- 2020-09-17瓜州:红红的灯笼“照亮”群众脱贫致富路
- 2020-09-17会宁刘家寨子镇:后沟村的脱贫故事
- 2020-09-17脱贫路上壮歌行 共赴小康新征程——安定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 2020-09-17宕昌:中药材培训提升群众脱贫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