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康县:用爱筑起防汛救灾的“钢铁长城”
中国甘肃网8月13日讯(本网记者 李红军 通讯员 李虎)康县进入主汛期以来,阴雨连绵数日,21个乡镇不同程度出现洪涝灾害,防汛救灾形势十分严峻。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防汛救灾抢险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闻令而动,火速向“防汛”一线集结
面对严峻汛情,康县紧急召开防汛减灾视频调度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当前最大的责任担当,全面吹响防汛救灾抢险的“集结号”。
康县县委组织部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全力投入防汛救灾工作的号召,各级党组织迅速反应。全面组织抗洪抢险。康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深入所联系乡镇检查调研防汛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太石、平洛、铜钱、两河、阳坝等乡镇现场召开防汛救灾专题会议,周密安排部署防汛救灾工作。各乡镇组织村社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冒雨进村入户仔细排摸掌握汛情风险隐患点和村户情况,重点加强对老弱病残户、孤幼留守户的监测,一对一盯守,做好“防、抢、撤”的准备,全县上下形成“多方联动、人人参与”的防汛救灾工作局面。
党旗飘扬,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堤防”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一个支部就是一段堤。”爆洪肆虐,各级党组织迅速反应;骤雨如注,鲜红的党旗迎风展帜。面对降水强度大、范围广、雨量多、持续时间长的严峻防汛形式,各乡镇连夜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救灾抢险工作,指导各村社成立临时防汛指挥部396个,插花地带或毗邻村社联合组建临时党支部13个,组建防汛救灾抢险“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426支,严格实行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和灾情险情信息报送制度,做好对山洪、中小河流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隐患点的监测防范,确保防汛命令和预测预警信息传递畅通。
康县公安局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了抗洪应急突击队,冒雨在城区街道维修市政设施、清理积水淤泥,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前后出动警力数366人次,接报处置涉及防汛灾情31起,排除安全隐患26处,参与疏散转移群众12人。
平洛、大南峪、豆坝、王坝、白杨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网格化排查,主动为孤寡老人、行动不便家庭提供帮助买米面菜油和医药生活用品等贴心服务,累计帮助受困群众220多人次。
勇斗洪魔,冲锋陷阵谱写防汛救灾赞歌
汛情就是“冲锋号”,哪里汛情最急、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能看到党员干部的身影。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不惧艰险、不惧生死,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康县着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制胜优势,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开展“党员联系户”等方式,建立完善县乡村社四级防汛救灾工作机制。铜钱镇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带领群众共排除隐患点5处,转移人员2户8人,帮助处理51户农户房屋进水问题和27户农户房屋外滑坡、塌方等险情。
在防汛救灾抢险一线,广大党员干部舍小家、保大家,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康县草根协会副会长贺忠生在大雨中蹲在城区街道排水口清理淤泥和垃圾。康县迷坝乡乡长尤高宏不顾个人安危,到各村社查看“8·12”特大暴洪受灾情况,和村社党员干部一起清理公路沿线塌方、落石和杂物,协调有关部门出动大型机械设备疏通河道,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众志成城,坚决打赢防汛救灾抢险攻坚战
危难关头,同舟共济渡难关;关键时刻,万众一心战洪魔。面对无情的暴洪,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拧成一股劲,汇聚成一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康县义工联、草根协会等两新党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防汛救灾抢险。康县应急管理局、水务局、交通局和各乡镇等出动大型机械设备31台,现场成立专业化防汛救灾抢险突击队,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为群众保驾护航。
康县气象局通过手机每天定时免费播报《康县气象信息专报》,提醒广大居民注意天气情况。各乡镇通过镇村工作群、乡村便民服务群和微信公众号等向各村社防汛救灾抢险工作小分队和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下发《关于做好强降雨天气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各级党组织采取发倡议、举办主题党日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主动参与防汛救灾抢险,打好“以防为主、以抢为辅”的防汛救灾抢险攻坚战。
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抢险一线继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用责任和担当谱写出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生命赞歌。
相关新闻
- 2020-08-12陇南康县:紧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打造有温度的画里山乡
- 2020-08-11陇南市康县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现场观摩会
- 2020-07-16【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康县何家庄村:改变村貌 发展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图)
- 2020-07-16兰大学子看脱贫|康县大水沟村:“扶贫路牌”见证中国最美村镇的嬗变(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