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才就是要“特殊对待”——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答辩)会侧记
原标题:特殊人才就是要“特殊对待”——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答辩)会侧记
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答辩)会现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
“请评审组各位专家将手机装在信封里,由会务组统一保管。”
“请进行答辩的同志,重点介绍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取得的成绩。”
答辩结束后,专家组成员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最终,专家组成员实名投票表决。
……
8月6日至7月,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答辩)会如期举行。受疫情影响,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工作今年暂停了一段时间,近日再次启动。这也是甘肃省人社厅召开的第29批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会,共有4批22人参加评审答辩,其中艺术组2人,文博组1人,工程组10人,农业组9人。
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答辩)会现场
经过2天的紧张工作,评审专家和评审对象普遍认为,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政策,树立了鲜明的人才评价导向和用人导向,发挥了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评审专家表示,这些人才除了“硬杠杠”符合条件,其他业绩也很突出,他们干得好、用得也好,不仅科技奖项过硬,而且成果转化取得的经济效益也很显著,通过特殊方式获得职称实至名归。特殊人才激动不已,他们有的没有职称台阶,有的没有论文,有的不具备规定学历,这在过去直接评到高级职称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评审周期短,时间快,评审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工作自2018年9月启动实施,截至今年1月份,共进行28批评价,已有143人获得高级职称。143名特殊人才中,来自民营企业的占到三分之一以上,既有民营企业老总,也有工人技术能手和农民企业家。 酒钢公司一线技术工人杜均是我省第一个“工人教授”,秦安县农民靳志强是我省第一个“农民教授”,民营企业酒泉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8岁的王浩宇是我省最年轻的正高级工程师,民营企业兰州和盛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马宏鹏是我省第一个以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身份评价的高级工程师。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龚振兴是我省第一个博士后高学历人才身份评价的正高级职称。
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评价主要体现在“四个特殊”上,政策特殊,2018年制定了《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暂行办法》,特殊人才申报职称不受学历、资历、台阶、论文、身份等限制,在业绩条件标准方面,突出了取得重大科技创新、重大技术成果转化、重大发明和知识产权转化、发表原创精品论文、博士以上高学历人才和“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等评价条件标准。人才特殊,主要针对省内作出重大贡献人才,从国内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甘南、临夏州引进人才和其他新兴产业、身怀绝技的特殊人才。评价方式特殊,专门组建“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最终结果以专家实名投票评价方式确定。评价组专家主要用“专业性、技术性、创新性、实践性”等来衡量申报人员是否达到所申报高级职称水平。服务方式特殊,在方式上实行“一人一事、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由省职改办直接服务,随时申报随时评价。在评价后,省人社厅“一站式”办好职称证书,纳入岗位管理的事业单位,省人社厅专项下达岗位聘用指标。
(图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文洁 摄)
相关新闻
- 2019-12-12甘肃111名特殊人才获高级职称
- 2019-11-11酒泉第一批特殊人才高级职称评定揭晓
- 2018-10-16甘肃省开通特殊人才职称评价“绿色通道”
- 2018-10-16甘肃省开通特殊人才职称评价“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