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大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考察河西走廊并为当地文物保护建言献策
2020年7月下旬,西北师范大学“从金城关到嘉峪关:明代丝绸之路驿站田野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从兰州金城关出发,经永登、天祝、古浪、武威、永昌、山丹、张掖、临泽、高台、酒泉至嘉峪关,沿途考察了12个县(区)34个丝绸之路古驿站, 并在嘉峪关市召开“从金城关到嘉峪关:河西走廊丝路驿站文化研讨会”。研讨会由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河西走廊研究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嘉峪关丝路(长城)研究院主办,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在嘉峪关举办。来自西北师范大学、嘉峪关丝路(长城)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会议。
研讨会上,西北师大副校长,甘肃省历史学会会长,西北师范大学明代丝绸之路驿站田野考察暑期社会实践团学术顾问田澍教授作了题为《嘉峪关与河西走廊驿站文化的构建》的报告;嘉峪关丝路(长城)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新长作了题为《嘉峪关的历史地位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报告;嘉峪关丝路(长城)研究院长城保护所所长张斌作了《河西长城与驿站关系》的报告;西北师范大学明代丝绸之路驿站田野考察暑期社会实践团指导教师、历史文化学院马玉凤博士作了题为《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驿站的保护现状及建议》的报告。西北师范大学明代丝绸之路驿站田野考察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汇报了“从金城关到嘉峪关:明代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驿站考察”概况,展示了地理信息技术在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驿站考察的应用和相关成果。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河西走廊丝路驿站文化研究、驿站与长城研究、驿站与丝绸之路研究、驿站等文物科技保护、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数字化建设等进行了讨论,就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如何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田澍强调,河西走廊有最为完整的丝绸之路驿站遗存,长期以来关注不够,保护不力,研究薄弱,是目前丝绸之路研究中的最大问题之一,不关注丝绸之路驿站这一基本问题,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古代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有着丰富的驿站文化,为此,他提出了加强"丝绸之路驿站文化"保护和研究的建议,并希望在嘉峪关历史研究中,要突破现有局限,向两头延伸。向东扩大到金城关,要有大河西走廊的意识;向西扩大到古代西域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古代嘉峪关的世界意义。
陈新长认为,丝绸之路是一条安全的、绿色的、融合的贸易交通线,它的历史地位在于畅通西域、稳固中原,嘉峪关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世界史和中国史上都很关键,很突出。他对西北师范大学河西走廊丝路驿站考察团从金城关到嘉峪关驿站遗址首次进行整体考察和研究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这种将历史文献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考察方式值得提倡,相关成果将对解读丝绸之路提供鲜活的资料,有助于改变河西走廊文化研究中的割裂现象,增强了河西走廊文化板块的整体性。
马玉凤指出,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驿站遗址的保护现状存在认识,管理和方法、策略、技术三个层面的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建立专业稳定的研究团队和文物保护团队;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丝绸之路驿站遗址的科技保护和预防性保护;要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把文物保护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和无悔追求”,实现河西走廊驿站遗址的持久保护与驿站文化的构建与传承。
据悉,“从金城关到嘉峪关:明代丝绸之路驿站田野考察”暑期社会实践团是西北师范大学“传承华夏文明 增强文化自信”河西走廊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调研系列活动之一。这是西北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是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和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相关新闻
- 2020-07-31【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腊子口处话长征——兰大新闻学子参观腊子口战役遗址与纪念馆
- 2020-07-31【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普家庄村的三次“革命”
- 2020-07-31【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一张报纸定乾坤,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忆长征
- 2020-07-27【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巧手”带动脱贫 “非遗”传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