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让民俗文化“活”起来
原标题:非遗进校园:让民俗文化“活”起来
记者 柳娜
非遗文化,不但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而且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平凉教育部门积极挖掘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小学校园内开展各式各样的“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特色课堂、兴趣班、演出交流等形式,让孩子们感受非遗的魅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绣荷包、学剪纸、学戏曲……这个夏天,非遗文化气息,弥漫在平凉草木葱茏的校园内。
绣荷包
感受其中的悠久文化
荷包,多为民间端午节习俗用品,意喻求吉祈福,驱恶避邪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这样好看的物事,谁不想学一学呢?
6月16日,平凉剪纸艺术家、平凉五中老师赵娟在五中给同学们专门办了一节荷包制作课。赵娟通过演示荷包制作、讲解药材功用等环节,详细讲解荷包的制作过程,以及医用及佩戴价值,引导大家深入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现场,课桌上堆满了做香包的各式材料,各种布料、丝线,中草药香料等。孩子们围坐一堂,在赵娟老师的指导下写画裁剪,穿针引线,大家一边认真缝制香包,一边轻声交流,有的还相互帮助指导,场景很是热闹。
赵娟告诉同学们,平凉荷包是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纯手工艺制品,构型简单质朴,按制作技艺分有“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
只见赵娟根据剪裁好的布料选择适合的丝线,然后将布料对折面向里,缝合布边,再翻面缝合,以平针缝合开口处,缝一圈以后,把线头抽紧,再缝边成形,把做好的流苏缝合在荷包底端,一个基本的荷包就完成了。
看着容易做起来难,这些从来不碰针线的女孩子男孩子,不是这没缝对就是那的线抽歪了,老师一个个手把手地教。“老师,我妈妈生病住院了,我要绣一个红色的百福荷包,送给我妈妈!”学生第弘认真地绣着荷包,想把最真诚的祝愿送给妈妈,让妈妈早日康复。“我昨天把绣好的荷包送给了妈妈,她不相信是我绣的,我今天再绣一个,送给我老爸!”学生要家辉不无骄傲的说。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很浓厚,虚心请教,学得有模有样。利用手中的彩布和丝线制作出了一个个精美的荷包,为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增添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赵娟说,我国民间历来就有端午节制作荷包的传统习俗,但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这些已被人们渐渐淡忘,教授孩子们学习绣荷包,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做荷包的窍门,更是让他们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相信这样的端午节礼物是最有诚意、最具特色的节日礼物。
剪纸
培养基本的美术素养
剪纸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艺术宝库中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已具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
为使剪纸这门艺术形式深入走进校园,近年来,平凉市民间剪纸艺术研究会着力培养剪纸教师,并支持有能力的老师在学校开展学校剪纸教育,旨在从孩子们入手开展剪纸的传承工作。他们在陕师大附中、平凉五中、平凉八中、平凉铁中、安国小学、打虎小学、华亭县安口中学、静宁三中、庄浪良邑中学、灵台一中等学校开办了剪纸兴趣班,组织会员走进校园,教授学生剪纸技艺。目前,平凉八中建立了长期的剪纸展室,平凉五中建立了“金剪刀”剪纸社团。
“剪纸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孩子们通过对剪纸作品的学习欣赏,尝试剪纸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民间传统工艺的热爱。”平凉剪纸艺术家何霞说。
对剪纸文化的推广,她与平凉市民间剪纸艺术研究会的会员们身体力行,多次走进校园零距离教授。“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更加自发、自觉地保护、传承好非遗,从而守住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之根。”何霞说。
戏曲
传艺传神传德
曾经,戏曲艺术中的慢节奏、长拖腔、多古典、远时尚等藩篱,严重影响着青少年一代人的戏曲接受,我市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迎难而上,近距离的面对面地让孩子与戏曲对话,让孩子们欣然接受戏曲乃至于喜爱有加。
高亢激越、清脆又不失童真的梨园雅韵不时从教室传出,一板一眼、举手投足间颇有专业戏曲演员的风采,精彩的表演、极富感染力的唱腔赢得师生的阵阵掌声……这样的场景在平凉十中,早已成为常态,很多学生都能有模有样地唱几段唱词、表演几个戏曲动作。
自戏曲进校园在该校开展后,戏曲这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开始融入平凉十中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学生被戏曲的文化魅力吸引,传统艺术在浸润童心的同时,也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2016年10月,该校成立了崆峒区第一个校园秦腔社团,并聘请了国家二级演员蒲虎勤为指导教师,每天下午义务教学辅导。从此,蒲老师便与十中的孩子们结下了戏曲缘。
近四年来,从基础戏剧知识到踢腿、下腰、翻身、喊嗓等基本功,蒲虎勤手口相授、言传身教,先后培养了40多名戏曲小学员。
为了能让孩子们更快更好地熟悉戏曲,蒲虎勤采取了讲演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他翻转腾挪的演绎中,学生们渐渐地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劝爹爹放宽心村头站稳,儿我有几句话禀告双亲……”十中学生蒋怡凡身着戏装,踢着“朝天蹬”,在舞台中间亮相。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已然有模有样。从对戏曲文化知识,表演技能的学习,到孩子性格的塑造,集体意识的培养,再到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传承,戏曲正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孩子们。
如今,社团的小学员们已经能够演出眉户剧《父亲》、秦腔选段《虎口缘》《花亭相会》《花木兰》《十五贯》等多部经典剧目。学员蒲铭捷、张丽更是在第21届全国少儿戏曲荟萃活动中荣获了小梅花金奖。
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平凉启动至今,通过活动形式和内涵的提升,开始由“量”到“质”转变。戏曲进校园的剧目内容上,重点选择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剧目进校园。活动形式上,由早期的戏曲演出、戏曲讲座发展为戏曲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更加贴近校园文化和青少年成长的现实需求。活动组织上,也从单向的“进校园”发展到“进校园”与“出校园”双向联动。
“戏曲进校园,培养起一代又一代的小小粉丝群,通过戏曲,向孩子们传艺、传神、传德,将这些可贵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田,就会代代相传。”蒲虎勤说。
他认为,戏曲进校园,不仅是戏曲本身的传播与振兴,其对于当代社会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因为戏曲是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进校园可以很好展现中华美学风范,引导孩子们向真、向美、向善,让孩子们自觉地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涵养和价值支持。
相关新闻
- 2020-06-22非遗进校园:让民俗文化“活”起来
- 2019-09-30平凉非遗项目将入驻博物馆
- 2019-05-20平凉灵台:新增62个县级非遗传承人
- 2019-01-30平凉市一中学非遗文化免费进社区送新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