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加大冷链物流建设 着力构建产业增值体系

时下,走进临泽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不仅仅是一片片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一座座冷链工程也相继落户在蔬菜基地旁。作为农产品进城的“大动脉”,不断发展的冷链物流让临泽农产品外销半径扩大,实现了农产品错峰销售,提高了产业增值效益。
自第一茬高原夏菜收获以来,临泽县蓼泉镇万吨出口商品蔬菜产业园气调保鲜库一直处于忙碌状态,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着分拣、忙着打包、忙着装箱,将一批批收获的西兰花发往南方市场。近年来,该镇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稳步扩大蔬菜产业规模同时,配套建设气调保鲜库,通过标准生产、规模发展,全镇现已建成供港澳蔬菜基地2000亩,蔬菜面积达到2万亩。“到目前为止,我们收了有十万斤左右,已经发往南方市场,今年种下的100亩西兰花,预计总共收入能达到五六十万。”临泽县丝路绿洲有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兰花基地负责人方海兵说。

而在平川镇甘肃玖墘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冷库厂区内,工人们也同样忙碌,他们按要求将基地种植的“娃娃菜”“西兰花”精心分拣后,有序装筐,送入冷库,经过8~10小时冷鲜保存,再发往南方市场。该公司销售经理丁磊介绍说,“冷链运输提高了高原夏菜储存的期限,新鲜的蔬菜也能带来更高的效益,截止目前,公司大概收了1万吨蔬菜。每天15米的冷藏车发两车到广东,物流繁忙”。

近年来,临泽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葡萄、蔬菜、红枣等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为提高农产品流通水平,减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临泽果蔬的档次,县委、县政府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民间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鼓励支持农产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投资农产品冷链工程项目,通过冷链工程建设,完善产地预冷、销地冷藏、保鲜运输、保鲜加工各环节的标准对接,逐步实现产地到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有效对接。对促进全县农产品流通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保证全县农产品产的下,销的出发挥了积极作用。止目前,全县有34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投资建成冷链设施34座,库容量达18万多吨。
通讯员 张朝军 汪永凡
相关新闻
- 2020-06-06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甘肃绿肥现场观摩会在武威召开
- 2020-06-05临泽:做好产业扶贫“文章” 提升脱贫成效质量
- 2020-06-05康县崔晓玉:带领群众发展木耳产业增收
- 2020-06-04康县碾坝镇:木耳产业成为助农增收新引擎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