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碾坝镇:木耳产业成为助农增收新引擎
通讯员 李生璧
一排排菌包码放整齐,一朵朵木耳破袋而出,增湿设备喷出的水雾在太阳光下折射出一道道彩虹……在群山环绕的碾坝镇寺底下村地栽木耳示范基地中,各个生产环节井然有序,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忙碌着。
碾坝镇为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成效,提升农业特色产业水平,按照“党委谋划、支部推动、党员干部引领示范、贫困户积极参与”的思路推动产业发展,鼓励乡村能人大户带头发展黑木耳产业。2017年,寺底下村主任崔玉甲组织成立了康县金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5亩,注册资本800万元。“康县生产黑木耳历史悠久,但基本都是家庭或合作社种植为主,我们成立公司后,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市场”的方式,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链条,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三变”,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达到发展一户、带动一片、覆盖全镇、辐射全县的效果。”公司负责人崔玉甲介绍。
进入公司厂区,一排排整齐的厂房传来机器的轰鸣声,一道道绿化树木生机盎然。“厂区车间主要为上料区、搅拌车间、装袋车间、高压灭菌区、遇冷车间、强冷车间、菌种检测实验室、菌种发酵室、全套进化接菌室、标准化菌包培养室,共计4000多平米,日产菌包6万袋。2019年秋季已接订单300万袋,每袋价格2元,目前公司计划生产400万袋,预计年产值达2000万元。”公司技术员李宁说。
在菌包培养室门口,一个传送带正在往一辆大型卡车上装木耳菌袋。“这些是发往舟曲的,我们前几天签订了200万袋的合同。我们的菌袋还发往陕西宝鸡、杨陵、洋县,还有省内的定西、陇西、临夏、清水等地,县内有12个合作社都订购了我们的菌袋。”技术员李宁介绍道,“我们不仅生产销售木耳菌袋,还在全镇建成6处种植基地共180亩,主要是地栽木耳基地和吊袋大棚,单季可种植袋料黑木耳50万袋,还建成晾晒区45亩,现在正在建电子商务产品展销厅,把管理、采摘、销售融为一体,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帮助群众增收。”
“村上建了公司以后,平时在车间上班的人就有70多人,每到种植基地采摘时节工人也有40到50人,一天工资80元,中午还管饭,我们本村和周围村的人不用出去打工了,家门口就能赢钱。”碾坝镇寺底下村党支部书记巩勤贵高兴地说道,“公司还吸收本村和周边村入股的贫困户93户,前年和去年“七一”都举办了入股分红大会,每户分红800元。现在正在筹备今年的分红大会,入股群众又能分到钱了!”在扶持公司发展上,该镇确定了一名领导干部包抓,负责组织协调资金入股、土地流转等具体工作,引导贫困户广泛参与,以产业发展全面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不断催生改革新活力。
“我们镇将继续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引导公司发展独具特色、适应市场、效益明显的木耳富民产业,扶持引导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在科技运用、品牌建设、增强带动力上下功夫,采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市场化营销,真正让公司成为康县的木耳龙头企业,积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吸纳群众就近务工就业,稳定群众增收渠道,落实落细带贫机制,夯实脱贫攻坚基础,让小木耳做出大文章,小产业实现百姓富。”康县碾坝镇党委书记熊涛说。
相关新闻
- 2020-05-29礼县:木耳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 2020-05-20康县:木耳产业助农增收
- 2020-04-13康县碾坝镇:黑木耳产业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