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评论

“非遗购物节”助力脱贫攻坚

20-06-05 09:4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吕庚青

  原标题:“非遗购物节”助力脱贫攻坚

  为筹备将于今年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的“非遗购物节”,目前,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快手等网络平台正紧锣密鼓地“上新”和“搭建”,一些消费者已入手了心仪的非遗产品。(据《光明日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工艺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连续出台文件,大力推进文化扶贫,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并选取确定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等10个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目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支持地方建设的此类工坊已超过2000所,带动非遗项目2200多个,培训近18万人,带动50万人就业,其中有2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实践证明,“非遗+扶贫”已成为一条很好的脱贫路径,正在有效促进非遗资源丰厚的贫困地区人口增产增收。特别是以传统工艺类非遗为主的产品,植根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带动就业与脱贫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比如贵州省雷山县麻料村,曾是当地闻名的“银匠村”,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村民们大都外出务工,“银匠村”成了“空心村”。近两年,通过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村里以“合作社+工坊+贫困户”模式,运营银饰锻制和非遗旅游。现在,很多村民又拾起了祖传手艺,“空心村”重新变回了“银匠村”,并成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非遗+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要变成稳定持久的生产力,仍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也受到巨大冲击,不仅游客数量锐减,产品销售也出现困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计划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联合举办首届“非遗购物节”,通过引入各大电商平台,解决非遗产品销售难题,打通文化扶贫的“最后一米”。

  为了办好“非遗购物节”,很多地方正在加强对传承人的电商知识培训,以便他们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同时,在“非遗购物节”统一标识下,各大电商平台也迅速行动,包括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在内的多家网络平台,已分别从时间段、定位、优惠政策等方面予以助力。满族剪纸、苗族银饰、彝族刺绣、壮族织锦、临夏砖雕……不少贫困地区的非遗产品,正在借助电商平台,进入现代消费的“主战场”,打开就业致富的“新天地”。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这也是一场难得的“非遗盛宴”。大家可以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并以实际行动支持“非遗+扶贫”,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放飞绿色梦想 营造美丽家园 ——庆阳市推进生态建设综述 放飞绿色梦想 营造美丽家园 ——庆阳市推进生态建设综述
  • 就地取材 差异发展 ——甘南州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舟曲观摩见闻 就地取材 差异发展 ——甘南州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舟曲观摩见闻
  • 【绿色庆阳·美丽家园】董志塬点翠成绿洲 【绿色庆阳·美丽家园】董志塬点翠成绿洲
  • 兰州环保筑牢金城最美底色 兰州环保筑牢金城最美底色
  • 【促“六稳” 强信心】甘肃省多举措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促“六稳” 强信心】甘肃省多举措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 唐仁健在十三届省政府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只争朝夕抓执行促落实 乘势而上育新机开新局 唐仁健在十三届省政府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只争朝夕抓执行促落实 乘势而上育新机开新局
  • 青山绿水织锦绣 甘肃省全力以赴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青山绿水织锦绣 甘肃省全力以赴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 兰州今年将创建“十大精致项目” 兰州今年将创建“十大精致项目”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兰州市空气质量连续7年持续改善
2   让民生更有温度
3   兰州石化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
4   美在淳朴 美在自然
5   张掖市健康扶贫实现全覆盖
6   前4月金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5%
7   定西:多举措打好治污攻坚战
8   黄河干流甘肃段水质呈现稳定向好趋势
9   【兰山论语】坚持人民至上
10   【陇上评论 中国新闻奖名专栏】让人民
11   水更清 草更绿 天更蓝…… 生态兰州美
12   放飞绿色梦想 营造美丽家园 ——庆阳市
13   小辣椒助力增收
14   就地取材 差异发展 ——甘南州文化旅游
15   让“云课堂”更有“含金量” ——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