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温暖的情感 汇聚前行的力量
原标题:体验温暖的情感 汇聚前行的力量
刘江(右)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杜子琴为学员授课。
工作中的常会会。
李小东(左)参加有关表彰活动。
石磊(右)实地了解村组道路硬化情况。
马宁走访群众。
岁月在不经意间流逝,到了告别2019年的时刻。在历史的长河中,365天真的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然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一年,有酸甜苦辣、有进退得失、有承上启下。这一年,必定是人生中值得回忆,也应当牢记的过往。
无论怎样生活、做什么工作,我们都是社会普通的一员,绝大多数默默无闻、辛劳奔波。然而,正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筑牢社会日常运转的基石、推动国家点点滴滴的进步。这一年,他们适应时代变迁,做好本职工作,不畏艰难奋斗,向往美好生活;这一年,他们为家庭事业而奋斗,为服务他人而勤勉,为时代发展而前行。
这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名字:李小东、常会会、杜子琴、刘江、石磊、马宁……他们的2019年,其实也很普通。没有挺身而出的壮举、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就是一天天工作生活、一月月尽职尽责,日积月累又一年。之所以走近他们,听他们讲自己这一年的故事,是因为平凡里的感动格外真切、普通中的进步分外坚实。
勤奋、踏实、善良、担当、奉献……这些普通人,听说自己要上新闻,第一反应是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没做啥大事,只是干了该干的活。的确,就像大地上的一棵树、河流里的一滴水,他们不显不露、不闻不名。然而,正是2600万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在这一年,共同推动甘肃新的发展进步,一起建设幸福美好新陇原。
新时代,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奋斗、新的历程、新的收获。2019年就要过去了,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2019年普通甘肃人的故事,体验温暖的情感,汇聚前行的力量。 (李近远)
杜子琴:退休后成了育婴讲师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慢慢地扶住婴儿的脖子,用手轻轻地按摩……”12月24日下午,在武山县金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育婴讲师杜子琴正在给精准扶贫育婴员培训班的学员教授基本护理知识。
杜子琴曾是武山县城关四小的教师,6月份刚刚退休,现在是一名专业的育婴讲师。从小学教师到专业育婴讲师,跨度非常大,这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以前带女儿的时候,全凭经验,后来发现多有欠缺,总觉得对她有亏欠,今年她刚结婚,想学些专业的知识,以后帮她带孩子。”杜子琴告诉记者,2018年假期,她报名参加了专业育婴师培训,经过系统学习,拿到了育婴师资格证书。
杜子琴说,培训的时候,其他学员都是地方或单位推荐的,只有她是自己掏钱学习。“别人都问我,阿姨,您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学这些,我就说为了以后带好自己的孙子,没想到会成为讲师。”
今年6月底,在朋友的推荐下,杜子琴开始为精准扶贫培训班的学员教授0至3岁婴幼儿日常护理、月嫂技能提升和家政方面的知识。
“通过培训发现,学员的积极性非常高,想要学习的氛围很浓厚,而且学习也都很认真。”杜子琴说,目前大多数人都缺乏婴幼儿专业护理知识,而武山县专门从事育婴师培训的人不多,行业市场前景很好,学员经过培训以后,能在工作中有一技之长,就算不做月嫂,也能带好自己的孩子。
来自城关镇花坪村的张秀芳是建档立卡户,这是她第二次参加育婴师的培训。“我们文化程度都不高。杜老师讲得易懂易学,实际操作课很实用,还教我们做月子餐,这次培训很多内容自己都能跟得上。”张秀芳说。
采访结束时,杜子琴告诉记者,看到大家都这么热情地学习,心里非常高兴,在退休以后还能站上讲台,现在就想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授给更多的妇女,让她们今后带孩子或找工作都能够做得更好。
刘 江:守护这世界的温暖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文 洁
刘江是甘肃省红十字会的一名工作人员。
“2019年,对于我和同事们来说,有两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一件是关于生命的希望,另一件是关于生命的延续。”
刘江承担着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进行入库前的宣传、动员,入库后高分辨、体检过程中的协调、联络,捐献移植阶段的陪同、心理疏导以及人体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咨询、回访接待、志愿者培训等工作。同时,他也是一名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
今年1月,省红十字会在兰州的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公共场所投放了18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培训任务随之增加。经过刘江和同事们的努力,全年完成普及性救护培训309198人,培训红十字救护员67297人。
3月12日上午,刘江接到一个电话,一名青年男子声称不想活了,询问器官捐献相关事宜……他反复劝解、多方沟通协调,省、市、县三级红十字会紧急联动,最终成功劝回这名男子。
4月2日上午,刘江参加2019甘肃省人体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又一次深受感动。
6月26日,刘江在白银进行红十字救护员培训;7月13日在临夏;8月1日到天水……
10月5日,刘江和志愿者一起前往兰州中川机场迎接来自庆阳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并陪同完成捐献。
12月10日,省红十字会开展人体遗体(器官)捐献回访活动,刘江为志愿者进行培训。
2018年底,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平台上甘肃省的注册志愿者人数是1859人,2019年底,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3985人,志愿者遍布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这些数字的背后,是遭遇不幸的家庭,在悲痛中做出的大爱选择;是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一次次耐心的解释;是志愿者们街头宣传的身影,一对一入户回访的暖心问候……善良是一种力量,温柔而强大。我们将一直守护这份善良和温暖!”刘江说。
李小东:我为公平正义代言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初见李小东,个头不高,但双眼有神,说话铿锵有力。“这些都是2019年兰州市城关区第一起涉黑案件的卷宗……”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负责人李小东整理好卷宗后,向记者讲述了他2019年办理的大案。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李小东办案组受公安机关邀请,提前介入兰州市城关区一起涉黑案件。“检察机关适时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深挖细查,加强法律监督,强化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形成侦、诉、审三家联动工作方式,建立联合研判机制,能够有效提高诉讼质量与效率。”李小东说,2019年9月,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朱某某等24人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一案作出一审宣判。此案中,李小东作为公诉人,在庭审中沉着冷静,举证有条不紊,法院判决采纳了公诉机关指控的全部事实和罪名。
2019年,全省检察机关开展“维护民企权益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检察院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了第三检察部。李小东带领同事积极开展走访企业、摸排线索等各项工作,走访企业1797家,收集摸排案件线索及问题346条,两项主要指标位列全省检察系统第一名。
今年3月份,李小东还带领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办理了兰州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邓某、张某等23人职务侵占案,通过追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89.6万元。这起案例获评全省检察机关“维护民企权益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十大精品案例。
“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每当站在公诉席上,我都感受到自己正在为公平正义代言。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李小东说。
常会会:当好退役军人的“娘家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2019年,对从事甘肃省退役军人工作的常会会来说,是全新的一年。
“厅里像我这样的‘门外汉’不在少数。”常会会说,随着机构改革,自己初到新组建的退役军人事务厅,首先面对的是大量的上访接待和信访答复。由于政策吃不透、把不准,每天都倍感劳累,业务上的巨大变化,让他一度迷茫。
“接访工作非常繁杂,但随着交流的深入,我被退役军人们为国防事业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所打动。”常会会说,退役军人来访,多是因对政策不明白或其他原因,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但只要讲清道理讲明政策,他们都能理解和支持。
面对全新的工作,为尽快熟悉业务,常会会时常向省人社厅的同志请教,查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政策文件和书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有了初步了解和掌握。
“厅里专门邀请了专家教授、业务骨干上门讲课,帮助我们熟悉业务,并组织和省外同行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常会会告诉记者,成立一年,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通过建立教育培训联盟、聘请就创指导专家、成立孵化基地和召开专场招聘会,帮助2万余名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同时深入开展退役军人矛盾化解年活动,累计化解退役军人矛盾问题1676个。
“最让我感动的是甘肃创联国培教育集团董事长骆牧渊。他是一名双目失明一级残疾的退役军人,参战一等功臣。有一次,他来到厅里,主动要求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帮助。”常会会说,正是有了无数像骆牧渊一样的退役军人的牺牲和奉献,才筑起了祖国的钢铁长城,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为退役军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呢?
2019年11月,常会会被选调到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他说,虽然不再直接面对退役军人,但退役军人正直、坚韧、顽强和拼搏的精神已经深入脑海,自己会继续当好退役军人的“娘家人”。
马 宁:奉献爱心构筑温暖家园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在临夏州,有这样一位执着的福利工作者,他用爱心服务,让老人得到了一份浓浓真情,为孤残儿童勾勒出一幅幅幸福温暖的感人画面。他就是临夏州民政局综合福利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马宁。
2019年,对马宁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4月2日,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在北京召开,马宁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荣誉来自于整个团队,对自己是鞭策,更是砥砺前行的动力。”马宁说。在工作中,马宁逐渐认识到,临夏州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民政公办福利机构在完成正常救助养护工作的同时,应该拓展和延伸机构职能,助力精准扶贫工程。
“今年3月份,当我得知积石山县马明秀姊妹3人因父亲去世,母亲患病,3人日常生活陷入困境,衣食都是靠亲友及街坊邻居接济和照顾的消息后,和同事一起入户了解家庭状况,并将这3名孩子接到福利院生活。”马宁说,截至今年12月份,福利院将78名困境、留守儿童和残障儿童纳入福利院集中供养,解放了这些家庭的劳动生产力,为实现脱贫目标打下了基础。
“为了让福利院的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生活得有意义,今年开春后,福利院设置蔬菜种植箱和景观花箱,将这些蔬菜和花卉‘包产到户’到每个宿舍和院民。”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老人们不但锻炼了身体,还增强了团结、友爱、互助的团队精神。
在福利院,许多工作人员做的事,就像老人的子女一样。今年11月,常万锁老人身患肺癌住院治疗期间,马宁指定专人负责陪护、照料,老人病重时,马宁几次前往医院对老人进行鼓励和心理疏导。近期,老人因病去世,福利院给老人家属送去丧葬补贴并帮助家属料理老人后事。
“平日里,我们细心照顾,病危时,也要牵着手陪老人走过最后一程。”马宁说,大家的初衷,就是让福利院的老人们安康地度过晚年。
石 磊:带领村民向前冲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文 洁
12月17日晚,一场小雪降临在甘谷县西坪镇北部山区。为保证村民出行安全,18日清晨,西坪镇上硬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帮扶工作队队长石磊和村里公益性岗位人员及低保户一起,沿着山路清扫积雪。
石磊说,回顾2019年,感觉忙碌而充实,幸福而踏实。
年初,他和帮扶工作队员们为村里的五保户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随即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无垃圾创建。石磊的派出单位天水市建设局为上硬王村赠送30辆手推式垃圾车。村两委班子带头,对村庄、道路沿线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地段环境进行全面整治。
结合春季建园工作,帮扶工作队请来苹果树专家张守江、秦安县花椒协会农民技师王春芳,通过现场答疑,实地修剪,详细指导栽植技术。村民们说,这样的培训接地气,能真正学到东西,效果好。目前,村里新栽植花椒2000多亩,进入丰果期的900多亩,种植苹果有850多亩。集中销售那段时间,石磊帮村里销售了8万多斤苹果。
8月份,在石磊的努力下,帮扶单位和县扶贫办、镇党委全力支持,新硬化通组道路5公里。石磊说,这段道路打通后,可以连接到秦安县的郭嘉镇和王窑乡,方便村民出行,花椒和苹果销售也会更顺畅。
阴坡组村民赵世米的女儿患病,看病花费近10万元。村两委和帮扶队成员了解情况后,争取临时救助一次1.5万元。同时,按程序为其申请二类低保救助,当月生效,减轻一家人的经济负担。
11月初,石磊为西坪镇争取到冬季送温暖用煤60吨,极大地帮助了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的问题。
石磊说,驻村的一年,忙忙碌碌,收获很多。自己和大家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坚守。最大的心愿是村民的日子能越过越红火。
相关新闻
- 2019-12-25金塔:相约胡杨林 体验冰雪乐趣
- 2019-12-24甘肃肃南:冬至千人吃饺子喝奶茶体验民族风情
- 2019-12-23兰州市着力开展“医疗综合监管风暴行动” 严格规范让市民体验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 2019-12-20定西:首家中国移动5G体验馆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