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破浪正当时 策马扬鞭逐新程——瓜州县218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通讯员 魏金龙
新时代,新征程,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农业农村稳步发展,项目建设强势推进,城乡环境持续改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瓜州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谱写出生态文明幸福华章。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77亿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增长7%;财政收入8亿元,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0元,增长8%。
多点发力拔“穷根 脱贫攻坚成效显
“这几年乡上鼓励我们发展戈壁农业,经过上级部门的帮助,我已经种了十座日光温室,主要种植食用菌和油桃。我这个棚去年投入了一万多个菌袋,蘑菇产量能达到两万斤左右,现在已经卖了四茬,收入近五万元。”广至藏族乡新堡村村民陈孝孝说。
广至藏族乡,是为了集中安置引洮工程九甸峡库区外迁移民而新建的农业综合开发乡。面对土地板结严重不渗水,地里种不出庄稼,没有收入,只能靠打工维持生计,信访问题时有发生的现状,广至乡争取整合项目资金改良土地的同时,积极探索在戈壁滩上修建日光温室,发展戈壁农业,在平整的屋顶上架起光伏电站……走出了一条全乡9000多移民的全面脱贫之路。广至乡的10年嬗变是16万瓜州儿女凝心聚力、苦干实干促脱贫的缩影。
面对移民乡镇贫困面大、土地盐碱板结严重、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现状,瓜州县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把最优干部选配到脱贫主战场、最大财力集中到脱贫攻坚上、最强精力放在精准脱贫上。包挂领导亲力亲为,帮扶部门真帮实扶,千名干部苦帮苦干,帮助贫困群众理思路、定措施、鼓干劲,大力实施“321”富民工程、生态治理、土地改良等项目,累计整合各类扶贫资金10亿元,改良土地12万亩,种植枸杞17万亩,牛羊饲养量达到140万头只。枸杞已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已成为贫困群众迈向全面小康的“聚宝盆”,移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5388元增长到10246元,实现了翻番,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2.4%下降到0.22%,8194户33185人实现脱贫,圆满完成了“脱贫摘帽”的历史重任。
三变改革促增收 乡村振兴正当时
“在这里我们分到了红,然后我们也增加了一定的收入。分红今年差不多5000块钱左右,心里面非常高兴。”瓜州县西湖镇安康村王海龙说。
王海龙靠种棉花维持生计,随着采摘费用的上涨,每年纯收入只有三四千块钱收入。去年,在财政扶贫资金的支持下,西湖镇引进黑木耳产业,并帮他建了一座大棚入股到合作社,让他成了股东,今年,加上分红和地上的收入,家里收入已经过万,真正享受“三变”改革带来的红利。
“来瓜州这10年,家里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当初的不适应到适应,从什么也不会干再到棉花、枸杞、蔬菜温棚种植等样样拿手。如今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就业,自己做的小生意每年也有2万多元的收入,小日子过得舒坦着哩。”瓜州县广至藏族乡岷县村村民陈军开着自己的微型面包车穿梭在广至藏族乡各个村的田间地头和温室大棚,在出售农药的同时义务为群众讲解病虫害防治常识。
去年,瓜州县坚持把推进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要务,紧扣群众持续增收主线,按照“四大”发展思路,持之以恒调结构、提品质、强龙头、拓市场,推动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快速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戈壁农业,新建日光温室5500亩,戈壁农业园区14个,蜜瓜、枸杞等特色产业面积达到30万亩,“三品一标”面积突破40万亩。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坚持政策引导、先行先试、典型示范,积极探索推行了“三变+设施养殖”、“三变+乡村旅游”、“三变+光伏产业”等模式,成功打造了万亩机采棉、千亩黑木耳等“三变”改革样板。大力培育安全、优质、特色农业品牌,全力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品牌农产品营销渠道,“瓜州枸杞”、“瓜州蜜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业电商催生了农村发展的新业态,龙头企业、合作社发挥了拓市场、闯品牌的主体作用,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三帮一联到企业 项目建设潮头涌
1月初,走进瓜州县第二热源厂,2座蓝色的1万立方米的储热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技术人员通过大屏监控锅炉水温,水压等数据,确保居民温暖过冬。
瓜州县清洁能源供暖项目是全省第一个利用清洁能源供暖的实验示范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总规划供暖面积30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一个采暖季用电量可达到4.5亿度,可节约标准煤约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300吨。一期项目已建成,总投资1.03亿元,安装了3台40兆瓦高压电极锅炉,建成了2座1万立方米的储热罐,利用夜间谷电进行储热供暖。今年接入面积76万平方米,单月耗用新能源电量达到2000万千瓦时,大大缓解第一热源厂的供暖压力,从根本上改善以煤炭为主的供热能源结构,实现“以电代煤”的历史性转变。
去年以来,瓜州县级领导带头包抓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全面落实“三帮一联”责任机制,倾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帮扶解困,西北最大的2x100万千瓦常乐火电一期、柳敦高铁、柳敦高速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上市公司恒泰艾普兰碳尾气综合利用、山东树泉600万吨煤化工、一源80万吨环保型煤、中能智慧240兆瓦时储能等一批产业项目落户瓜州,鑫源能源、三元冶炼、腾飞矿业等重点企业脱困复产。针对三新硅业电价、融资等难题,市县包挂领导赴兰州、湖北、北京多方协调,力促与湖北联投资产重组成功,4台电炉全部投产,后续项目强势推进,债转股、上市工作全面启动,年消纳电能5亿度。大用户直购、配售电改革顺利推进,新能源就地消纳政策瓶颈得到实质性突破,投资1亿元的全国首个最大规模的清洁能源供暖项目正式投运,弃风限电率由38%下降到20%以内,上网电量突破百亿度大关,新能源产业实现税收1.3亿元,工业经济止滑稳增,项目投资增长由负转正,工业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生态立县是根本 建设绿色新家园
“2018年,全力推进‘万亩生态林、千亩胡杨林、百亩常青林’工程,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县共完成造林投资4120万元,其中,投资2936万元,完成城乡绿色通道68公里,农田防护林202公里,治沙造林3510亩,成活率均达到85%以上。”瓜州县林业局局长王建民说。
去年,瓜州县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按照“高标准、宽林带、大通道”思路,新建城东千亩胡杨林,持续巩固提升20公里万亩生态长廊建设成果,打造了一条“高大密”、“多厚彩”的林荫大道,形成了3万亩环县城生态林网体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国家园林县城创建通过省级验收,生态建设在全省树立了标杆。全面完成“引水入城”工程,城区水域面积扩大到30万平方米,渊泉湖、水上九曲游廊交相辉映,葫芦(福禄)河、九环锡杖灯相得益彰,生态水系、草地驳岸、亭阁栈道共同构筑戈壁水系园林景观,外林内水、城在林中、唐风汉韵的绿色生态城市文化风貌基本形成。创新小镇、丝绸之路商业步行街及瓜州国际大酒店主体完工,融金苑住宅小区、渊泉宾馆主体封顶,宜禾路、广显路、榆林北路、张芝北路建成通车,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瓜州特色文化元素充分彰显。深入推进城乡面貌综合治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三沿一部”整治和“厕所革命”,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县委把区域环保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打响环境治理攻坚战,实行领导包挂、现场督办、对标整改,实现了城乡垃圾无害、污水集中处理、清洁能源供暖全覆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瓜沙自古是一家 文旅融合齐发展
耸立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县,历史底蕴深厚饱满,文物遗迹遗存灿若繁星。瓜州锁阳城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榆林窟、东千佛洞等石窟艺术享誉世界,隋、唐玉门关名重学界。瓜州是东汉大书法家“草圣”张芝的故乡,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大师讲经说法和西行取经的重要策源地,唐代名将张守珪西征吐蕃大军的重要古战场。瓜州还是红西路军浴血河西走廊最后一战的红色革命圣地。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瓜州带来了无穷魅力,也令众多游人流连忘返。“2018年接待总人数559.88万人,比上年增加110.18万人,同比增长24.5%”瓜州县旅游局负责人唐波说。
去年,瓜州县坚持“打敦煌牌、走融合路”,主动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围绕做大做强“五大文化”品牌,不断深化与敦煌研究院、行知探索集团、敦煌文旅集团的战略合作,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研学之旅落地实施,“榆林窟—锁阳城”、“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玄奘取经博物馆—城市生态文化创新区”两大景区初步形成,功能日趋完善,接待能力显著增强,游客数量大幅增加。高起点打造戈壁国际雕塑艺术公园,“大地之子”、“海市蜃楼”等大型户外雕塑相继建成,成为瓜州旅游新名片。张芝文化艺术节、玄奘之路系列赛事、蜜瓜枸杞节等特色品牌节会成功举办,公共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精心打造西湖田园综合体、葫芦河湿地公园、花儿泉休闲体验园,乡村旅游实现了破题起步。一大批文化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迎头赶上,瓜州文化魅力得到进一步彰显,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空前提高,全县文化旅游事业开启了一个新篇章。
民生大单保安康 幸福花开千万家
“我们家有3个孩子,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压力也比较大,助学贷款政策圆了我们这些贫困生的大学梦。”王小龙说。
瓜州县第一中学考生王小龙去年被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后,学费一直困扰着一家人。后来,王小龙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每年5400元的助学贷款,解了全家的燃眉之急。
“2017年,瓜州县广至乡争取扶贫项目资金300万元,为全乡6个行政村架设总装机容量为310KW的村级光伏电站,预计每年可发电50万度,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到6万元。村级光伏电站是个节能环保、不需要人工、稳赚不赔的好产业,光伏板脏了擦一下就好了,只要有太阳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增加村集体收入。”新堡村党总支书记陈兴林说。
针对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来源单一等问题,2017年,瓜州县按照“政府全额投资、企业建设维护、全额上网发电、村级集体收益”的模式,先后在全县18个移民村每村新建5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每村年收入均在5万至6万元,激活了村级集体经济“一池春水”。2018年,瓜州县再次把14个贫困村的村级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列为10项惠民实事之一,实现全县新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保障全覆盖,有效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单一、薄弱的问题,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为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破解了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难题,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瓜州县始终把民生民利保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办人民满意教育,持续加大投入,提高教师待遇,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培训,重奖中高考优秀师生,落实了全市标准最高的班主任绩效考核奖,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安心从教、静心从教。全面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投资2亿元的全封闭寄宿制高级中学项目破土动工。高考成绩位居全市三甲之列,仅次于酒泉中学、敦煌中学,全县教育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创造了瓜州有史以来最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群众对教育工作的认可度显著增强。全力推进“健康瓜州”建设,“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全面落实,医疗服务水平和全民健康素质大幅提高。千方百计促进就业,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力度持续加大。“平安瓜州”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司法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战果,执行难问题取得重大突破,矛盾纠纷信访案件有效化解。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瓜州县获评“省级文明县”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相关新闻
- 2018-12-28酒泉瓜州县举办象棋联谊赛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图)
- 2018-12-13酒泉瓜州县中小学开展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 2018-12-13酒泉瓜州县七墩乡实现种植业纯收入1600万元(图)
- 2018-12-06酒泉瓜州县2018年冬季集中教育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