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冲破“蜀道难”开通“铁公机” 陇南交通跑出“加速度"
陇南站灯光亮起,在夜幕的衬托下格外美丽。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韦德占/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夜幕下的陇南火车站人来人往,车站前广场上五颜六色的灯光亮起,在夜幕的衬托下格外美丽。11月28日18时30分许,记者在陇南车站广场前见到了晚饭后在广场上遛弯的谢德,今年63岁的谢老爷子家就住在车站附近。“原来啊,我们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运输基本靠驮,几乎没有沥青路和水泥路……”提及陇南40年前的交通,谢老爷子感触颇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陇南地处秦巴山区,东连陕西,南接四川,西邻甘南藏族自治州,北依甘肃定西市和天水市,是大西北通往大西南的必经之路,《蜀道难》便是40年前对陇南地区出行的最真实写照。
陇南地区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矿产资源富集,然而过去因交通不便导致资源丰富的陇南长期被大山围困,使“秦陇锁钥、巴蜀咽喉”的“陇上江南”特产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开发利用极其有限,就连驰名中外的油橄榄也因“山门紧锁”难以外运,其它资源更是无人问津,经济发展一度严重受阻。
陇南站工作人员王佩佩向记者介绍通车一年来陇南站发送旅客情况。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2016年12月26日兰渝铁路岷广段通车,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不仅结束了陇南市不通火车的历史,而且对于283万陇南人民而言,被人们经常戏称为“躺在金山上受穷、端着金碗讨饭”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陇南站工作人员王佩佩说:“通车一年来,陇南站已发送旅客134万人次,极大地改善了陇南人民的交通出行条件,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40年来,陇南人民怀揣与外界联通的梦想,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现代化交通从“无”到“有”,从“量”到“质”的飞跃。记者从陇南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陇南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093.498公里,其中国道1430.362公里(包括国家高速400.648公里)、省道2480.777公里、县道398.642公里、乡道661.181公里、专用公路153.29公里、村道11969.246公里,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公路总里程增加了13000多公里,为实现乡村振兴,助推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40年来,陇南深入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11000多公里,全市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的3230个建制村全部通了水泥(沥青)路,建制村通畅率达99.8%,截至2017年底,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了90%,基本实现了班车开进村子、农用车开进田间、农用物资运进地头的目标,切实提升了人们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家住宕昌县旧城坝的李小兰,是兰州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小时候对出门很反感,去县城和武都都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更别提去兰州了,记得读高中的时候跟着爸爸去过一次兰州,六七个小时的车程让我觉着自己再也不会去兰州了。可如今在兰州上大学,周末就可以坐着火车回家,特别方便。”
40年来,陇南按照构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相继建成了武罐高速、成武高速、十天高速,让全市人民实现了“高速梦”。随着兰渝铁路、成州机场的建成运营,全市人民又一次实现了“铁路梦”和“飞天梦”,使陇南交通状况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陇南南下川渝、东进陕西、北上兰州、西连九寨的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
陇南火车站人来人往,车站前广场上五颜六色的灯光亮起,在夜幕的衬托下格外美丽。
40年后的今天,陇南市以铁路、机场、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普通省道、旅游公路为主干道,以农村公路为脉络,以运输站场为节点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框架基本形成。陇南交通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陇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如今,群山环绕的陇之南,正在演奏着一曲铁路、机场、高速、国道综合交通的交响曲,曾经因为道路阻隔,困守“富饶的贫困”陇之南,踏上了路通、人和、经济腾飞的坦途,陇南人民也因交通的巨变而收获着幸福与梦想。下一步,陇南将着力打造品质交通,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幸福美丽新陇南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相关新闻
- 2018-11-30【改革开放40年】天水华天电子集团:一个濒临倒闭厂子 成为布局全球的上市企业
- 2018-11-28【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一位退役老兵的深情回忆
- 2018-11-27【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进口货”:从“稀罕物”到“买全球”
- 2018-11-21【改革开放40年】兰州菜市场——变了的是不断提升的环境 不变的是人间烟火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