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陇南武都:易地搬迁助力脱贫攻坚 白龙江畔崛起新“坪垭”(图)

中国甘肃网11月29日讯(本网记者 李红军 文/图)“以前我们在山上住着呢,干啥都不方便,一下雨连村子都出不去。现在的条件跟以前比起来简直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我们做梦也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真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坪垭四村党支部书记杨三木周,在谈到这些年来的生活变化时笑得合不拢嘴。
坪垭藏族乡是陇南市25个特困片区乡镇之一,武都区四大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全乡辖9个村18个社,共1402户6270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个,贫困户453户2203人,贫困发生率为35%。

坪垭藏族乡乡长孟主干是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干部,他对坪垭乡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深有感触。他说:“坪垭藏族乡境内海拔高,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条件差,村民们背山而居,滑坡、泥石流、地面垮塌等自然灾害像利剑一样悬在群众头上。因此,坪垭乡就地扶贫开发成本高,就地实现脱贫难度非常大。”
面对贫困现状,陇南市和武都区两级领导多次深入坪垭开展专题调研指导。2016年,武都区正式提出决定对坪垭藏族乡实施整乡易地扶贫搬迁的总体构想:决定对符合搬迁条件的8个村1236户5731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总投资4.694亿元,规划建设用地754亩,是全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重点建设项目。

孟主干介绍说,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设计理念,充分融入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突出藏族建筑风格,1号安置区建设以“十四颗佛珠”为主题;2号安置区建设以“莲花永驻”为主题,旨在打造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二者整体空间的融合,形成充满藏式风情的莲乡珠地,达到“宁静致远,莲花永驻”美好景致视觉享受。
据介绍,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设计80、100、120、140、160㎡共5种民房户型供搬迁群众选择,群众自建或联建,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建档立卡贫困户自筹资金人均不超过2500元。
孟主干表示,坪垭易地搬迁不仅仅是简单换一个生产生活环境,更是借此机遇,通过易地搬迁解放思想,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新思维,改变他们传统落后的发展方式。

为解决好搬迁群众后续发展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坪垭藏族乡对迁出区土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已形成1.4万亩花椒林带,逐步增加群众收入,恢复迁出区生态。
同时,通过组建带贫合作联社,引进企业联办扶贫车间,专业设计生产销售宾馆酒店一次性洗化用品、特色旅游商品、服装、鞋帽、毛绒玩具等产品,该扶贫车间可实现400人就地就业增收和为贫困户和村集体分红。另外,坪垭乡还将搬迁安置区与朝阳洞景区整体进行规划,充分挖掘藏族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村。

杨三木周说:“现在生活、教育、医疗的条件好了,跟城里人没有啥区别,而且以后大家还能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里打工挣钱,脱贫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啥问题了。”
目前,坪垭藏族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全部搬迁入住,机关单位、卫生院、派出所、坪垭中心小学和幼儿园搬迁运转,一个新“坪垭”已经在白龙江畔崛起。
相关新闻
- 2018-11-29【改革开放40年】陇南师专电商学院:全省最大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基地(图)
- 2018-11-25【改革开放40年】凤凰村演绎“凤凰涅槃”(图)
- 2018-11-27【改革开放40年】秦州区孙集村:从“土坯房烂泥路”到“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图)
- 2018-11-28【改革开放40年】清水四幼:校园“蝶”文化引领幼儿全面发展(图)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