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理】西和乞巧节:绝无仅有的中国“女儿节”
原标题:西和乞巧节:绝无仅有的中国“女儿节”
照瓣卜巧
巧娘娘塑像
迎巧
坐巧
巧芽
娱巧 文/ 记者 刘小雷 图/王新瑛
与七夕有关的“乞巧”习俗在全国许多地方已弱化或消失,但令我们惊喜的是,在我省陇南市的西和县,它仍原汁原味地被保留下来,并且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
1 织女善织“云锦天衣”
离七夕佳节(8月18日)渐近,从人教版的小学教材中看到了一篇精读课文《乞巧》,它选用了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有人说,乞巧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关。在晴朗的夏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像一座天桥横贯南北,天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便是牵牛星和织女星。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才是他们相会的日子,寂静的夜晚,无数喜鹊飞上银河,为牛郎和织女搭起天桥。如果这天的深夜站在葡萄树下,仔细去听,还能听见牛郎与织女的对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诗人林杰的《乞巧》这首诗浅显易懂,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尽管牛郎织女的故事依然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七夕之夜,人们依然会仰望星空,寻找“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牵牛织女星,但很多地方其实早已不过七夕节了。与七夕有关的“乞巧”的活动在全国许多地方已弱化或消失,但令我们惊喜欣慰的是在我省陇南市的西和县,这些习俗仍然原汁原味地被保留下来,并且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挚、仪式之完整、人数之众多,在国内独一无二,绝无仅有,是中国古代乞巧民俗的“活化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七夕节日民俗活动之一。
节会的核心区域之一就在距西和县城5公里的姜席镇。这里青山叠翠,绿树环绕,晚霞湖像一枚翡翠,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里。
相传,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因此,人们尊称织女为“巧娘娘”。
2 特殊的日子比过年还热闹
对于巧娘娘的喜爱,实际上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对于“女红”的尊崇。
女红是指女性纺织、刺绣、缝纫的技艺,又称“女工”或“女功”。《后汉书》记载汉代四川“沃野千里、女工之业覆衣天下”。《汉书·景帝纪》“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朴素地说明农事与女红是最重要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举足轻重。
谁是第一个拿起针线的女性已无从可考,在古老的传说里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织帛,并悉心向部落里的女性们传授技艺,由此也就开始了中国女红的历史。
在西汉水流域的西和、礼县,七夕似乎与鹊桥相会的神话关联不大,这里的七月七,是民间神圣的七巧女儿节,是当地少女一年一度的盛装聚会。
青春正盛的她们,谁不愿意成为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呢?
在田间阡陌,在湖岸河边,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年轻的姑娘们怀着对巧娘娘虔诚的心情,翘首期盼,迎请织女来到人间,祈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当地人称其为“乞巧”。祭祀活动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节段,姑娘们为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沸腾着。一位泥胎的巧娘娘身着霞帔坐在中堂,大家叩首膜拜。姑娘们用歌声抒发的,是西汉水养育的女儿们对传说中巧娘娘的祝愿,也是对自己花样年纪的祈福。待嫁闺中的姑娘描着青黛,穿上彩衣,花枝招展地游走着,粉面桃花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她们用自己的巧手扎起花束,炸上油香,端上供果,站在巧娘娘的神龛前,虔诚地齐唱《迎巧歌》:“每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巧娘娘莲花台,南天门你开开,把我巧娘娘送出来。一片天两片天,我把巧娘娘接下凡。巧娘娘穿的缎子鞋,我打高山接你来,巧娘娘穿的偏带鞋,我打河边接你来……”美妙的歌声传遍仇池大地,在盛夏的河谷升腾,传递着姑娘们的喜悦,唱出她们内心的期待,期望自己有一手好女工,做一手好茶饭,嫁一位好郎君……
乞巧文化,是起源并流传于西汉水流域的秦人遗风,是一种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为了更加规范地传承保护乞巧民俗文化,每年暑假期间,姜席初中都要组织学校乞巧研习所的乞巧队员参加一年一度的乞巧节。学校还开设了校本课程《校园乞巧情》,组织学生成立乞巧兴趣小组,并编制校本教材《千年乞巧情,神秘女儿梦》。
乞巧,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穿越浩瀚的历史长河,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西汉水沿岸的许多村庄,一直传承着这样隆重而盛大的仪轨,每年从七月初一前夜到七月初七深夜结束,过去,也许是因为生活的窘迫与无奈,未出嫁的姑娘通过对巧娘娘的膜拜,乞取智慧、乞取娇容、乞取生活的技能,从而希望自己的生活幸福,但到了经济和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是传承千年的古老民俗,也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辛劳一年的女性们的狂欢节,特殊的日子甚至比过年都热闹。
3 最可亲的笑容温暖地注视尘世
每年一到陇南乞巧女儿节的盛会,晚霞湖环湖路上立刻陷入了嘉年华的节奏,人们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新建的悦湖广场上人山人海。为了一场传承千年的欢聚,为了自己心中蛰伏一年的等待,人们不辞辛劳,步行来到晚霞湖,聚拢在湖边巧娘娘的塑像周围。
夜色渐渐漫过晚霞湖的芦苇,漫过无边的荷塘,漫过如潮的人流。汉白玉砌成的走廊上,姑娘们面对纸糊的巧娘娘齐刷刷跪成两排,带头的姑娘焚香点蜡,燃纸放炮,大家双手合十,对巧娘娘深深叩拜,齐声唱出迎巧歌:“六月三十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
悠长的歌声划过夜空,在空旷的天际回荡,时间似乎凝滞了,恍惚间,南天门徐徐打开了,一朵祥云缓缓出现在天空,乞巧姑娘们接上从天宫里走来的巧娘娘,一路唱着:“一炷香,两炷香,我把巧娘娘接进庄;巧娘娘,想你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细听乞巧仪式唱词的内容,内容也极为丰富,要么表达对巧娘娘(织女)的思念和崇敬之情,要么赞颂美丽真挚的爱情,要么吟唱西和优美的风光,或者讽诵世态人情,内容多样,内涵丰富。乞巧仪式曲调也很丰富。乞巧歌曲的曲调有三种,即祈神祭祀类歌词、生活劳动类歌词和历史时政类歌词,但歌词内容丰富,数量很多,舞蹈有迎巧词、泼又泼调;跳麻姐姐、乞巧歌舞、“打十”舞等。道具有巧娘娘像、五谷供果、巧芽、手袢、头饰、云肩、拂尘、乐器等乞巧器具,以及剪纸、刺绣、泥塑等工艺制品。
听到姑娘们的歌声由远而近,接巧的人们自觉让开一条通道。早在上房等待的女主人,双手接过姑娘们请来的巧娘娘,恭恭敬敬安放在桌上留出的空位置上,引导乞巧姑娘点三根香,烧三刀黄表纸,磕三个头。姑娘们从门里一直到院子齐齐跪下叩拜,歌声又一次唱起:“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巧娘娘请到神桌上,天天给我教文章;巧娘娘请上莲花台,天天教我绣花鞋……”
中堂上供奉着的巧娘娘,在那香烟升腾的瞬间,仿佛以最可亲的笑容温暖地注视着尘世,她被姑娘们恭恭敬敬供奉在自己的心尖尖上。从此,那些无处诉说的私话,有了倾吐的对象,那些无从实现的想法,有了期盼和念想……
相关新闻
- 2018-08-08定西市通报5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 2018-08-08兰州市西固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局关于西固区生活垃圾分类宣导、收集、运输、终端处置和智能化信息监管平台建设一体化第三方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2018-08-01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将于8月11日在西和县举办(图)
- 2018-08-03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8月10日在西和县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