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融入人文生态旅游打造百年防汛工程
原标题:融入人文生态旅游打造百年防汛工程
随着近几年汛期降水量的增多,兰州市区各级政府部门备战,在应对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外,我市建成区黄河流域段、各条洪道(沟)也全面“升级”。自201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花大力气对黄河干流兰州城区段全长47.5公里新建堤防护岸、加固维修、格宾石笼网护脚,同时对李黄沟、咸水沟、大砂沟、大青沟等山洪沟道提升改造,融入人文、生态的“沟游”文化,打造百年防汛工程“新名片”。兰州晚报记者李莉
6月19日,记者来到小西湖黄河区间段看到,河流主体向岸边1米左右位置处,格宾石笼网固定的大块石头有1.5米高并继续向河堤延伸,而河堤也由过去的浆砌石墙面全部用混泥土保护加固后变成白色墙体。“目前,黄河流域城区段南北两岸的河堤已经全部用混凝土加固,当黄河水流量达到百年一遇洪峰流量6500立方米/每秒时,依然可以很安全地通过。”兰州市水务局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周宏启向记者介绍,不仅如此,在河岸边还加固了格宾石笼网,可以对河堤堤脚水流的冲刷起到保护作用。
截至目前,城区段提升加固全长已完成90%,预计今年年底将全部完工投入使用。“这些大块石头从外表看比较枯燥,其实它具有强透水透气性,是一种生态护岸的措施。符合‘海棉城市’的生态环境理念。”周宏启表示。
在安宁区李黄沟旁,记者看到全长1049米的河道两边已经用汉白玉护栏进行围挡,周围还特别修建了防汛抢险车道,站在临时搭建的木板桥上向北眺望,河道除采用明渠外,还设计有两级陡坡消力池。在上游方向的河道两边上方,还分别设计了边坡绿化带。安宁区防汛办负责人韩宸介绍,李黄沟过去周边建筑生活垃圾四处乱丢,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自兰州市全面提升改造排洪道建设以来,李黄沟作为全市唯一一条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河道,设防标准为百年一遇;另外,河道除下方按照排道路场坪设计外,对河道上方采取两级复式断面,达到超设防标准洪水安全通过的作用。不仅如此,李黄沟还将打造人文景观模式,将在河道内及河道两边设计“文化走廊”,可通向乡村。最终打造成为一种宜居、易游的“沟游”新理念旅游文化。
除李黄沟排洪道外,安宁区咸水沟等多条排洪道均已全面开工,记者前往现场看到各沟道正在进行土方作业。
据了解,全市城区共有洪道53条,全长119.69公里。目前,已经分区段治理18条、44.33公里,主要治理部分在洪道入黄河口段,未治理的有75.36公里。
“2018年进入4月份以来,兰州市降雨量较往年多2一5成,这也给全市防汛工作带来一定压力。”周宏启表示,为将汛期灾害将至最低,全市防汛监测预警系统早在4月初便完成了维护维修。同时,今年重点对全市53条排洪河道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清淤疏浚、“清障排障”对河洪道内垃圾淤泥共清理20万立方米,在重点地段安装防护设施,防止垃圾排入河洪道。进一步巩固了环境治理成果,为防汛工作提前做好了准备。
相关新闻
- 2018-06-22前5月甘肃外贸进出口增长超3成
- 2018-06-22兰州城关区禁烟“回头看” 个别单位楼道仍有烟头
- 2018-06-22兰州市民反映:楼道垃圾招蚊蝇也存火患
- 2018-06-22同根同祖 传承创新——天水市秦安县举行2018年女娲文化旅游节暨女娲祭祀典礼(图)